“少爺。”
“別叫我少爺,太窩囊了!”
“少爺,其實我們殺了兩個興隆鏢局的人,也算賺了。”
聞言,那公子哥的面色這才稍好一些。
五人走遠之後,那風**子突然笑道:“五公子,我聽說桂林城的‘萬花樓’最近來了幾個漂亮的雛兒,你要不要去嚐嚐鮮?”
那公子哥兒目射淫光,笑道:“真的?”
“我還敢騙五公子嗎?”
“好,我們就去桂林城玩兩天。”
“少爺……”
撕了耳朵的那人說道。
“怎麼?難道這種事你也要管嗎?”
那公子哥一臉不悅。
撕了耳朵的那人待要說些什麼,那青衣老者說道:“陶老弟,少爺難得出來一次,我們就陪他去桂林城玩玩,不會出事的。”
撕了耳朵的那人聽青衣老者這麼說,也不好在說什麼。
當下,一行人取道桂林城。
……
方笑武沒能趕在當天與方豪會合。
因為他從螺螄頂下來之後,就被黃瑤請去瑤寨裡做客。
他本來不想去的,可是一看到四周都是瑤人,若是不去,一來會讓黃瑤難堪,二來也會得罪這些瑤人,所以就答應了。
反倒是黃成,卻嘀嘀咕咕的,像是很不樂意請方笑武去做客似的。
方笑武原本以為黃成對自己有意見,可是經黃瑤解釋以後,他才知道黃瑤請他去做客,對於瑤人來說,不是尋常之事。
千百年來,大多數瑤人都住在山裡,很少與外人來往。
能去瑤寨裡做客的人,只有三種。
一種是朝廷的人。
一種是瑤人的朋友。
一種是瑤人的親戚。
而這三種人,方笑武一個都不是。
可見黃瑤請他去瑤寨做客,完全是因為他去了螺螄頂“幫忙”。
灌陽縣是桂林府的一個大縣,明初的時候,此縣並不屬於桂林府,也就不屬於廣西,而是隸屬於湖廣的永州府。
五十多年前,朝廷有一位武官,叫做韓觀,乃廣西都指揮使。
此人以徵南左副將軍的身份討伐蠻人叛亂,認為灌陽遠湖廣,近廣西,奏請將灌陽改隸為廣西桂林府。
從此,灌陽就成了廣西的一個縣。
至於這位韓大將軍,後來做了都督,曾抵禦過朱棣。
但朱棣當上皇帝后,不計前嫌,仍是讓他做都督,還派他去江西練兵守城,節制廣東、福建、湖廣三個都司。
後來,朝廷發大兵征討安南,他也曾參與軍務。
不過對於他來說,廣西才是他的用武之地。
廣西的蠻人多次與朝廷作對,而他屢次派兵,甚至是帶兵出擊,也不知俘獲斬殺了多少蠻人。
所以廣西的蠻人對他又怕又恨。
可能是殺人太多,韓觀沒有兒子,死後也差點被皇帝將他的宅子拿去賞賜另一個大官。
反正灌陽自從隸屬於廣西桂林府之後,由於靠近桂林府城,所以這幾十年間,民風略有變化。
儘管還是瑤人居多,但隨著朝廷政策的日深月久,縣城的漢人不再像以前那麼稀少,就連縣官,也多已漢化。
不過縣城是縣城,灌陽的八大瑤寨之中,除了兩個瑤寨之外,其他六個瑤寨仍是禁止漢人擅自踏入的。
這六個瑤寨裡面,勢力最大的要屬西山寨。
而西山寨的寨老,就是黃成與黃瑤的父親黃洞。
相傳,瑤族的始祖是盤瓠。
盤瓠又叫盤王,乃帝嚳的女婿,而帝嚳是黃帝的曾孫,五帝之一。
盤瓠有子女十二人,等他們長大成人後,盤瓠賜了他們每人一個姓,分別是:盤、沈、包、黃、李、鄧、周、趙、胡、唐、雷、馮。
這就是瑤族十二大姓的傳說。
當然,瑤族不止十二個姓。
歷史上的瑤族,是九黎中的一支,後來遷移到了湖北、湖南。
秦漢時,多居住在長沙、武陵等地。
隋唐時,瑤族繼續南下,已有部分瑤人進入了廣西、廣東境內。
而到了宋代,已有一定數量的瑤人進入兩廣。
元代,由於戰爭,大量的瑤人南遷,進入了兩廣腹地。
至明,兩廣已是瑤人的主要分佈區。
黃洞能當上西山寨的寨老,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