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2 / 4)

小說:修神之九天龍騰 作者:冷如冰

不勝佩服,還請師兄不吝指教。”天凡大師的話讓沙林大師精神一振,若是真能向他所言那樣,兩全其美地解決問題,確是再好也不過了。“其實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佛宗只需給那位楊居士設定一道難題就可以解決了。”天凡大師若無其事地說道。“設定難題?此話怎講?”沙林大師追問道。“佛宗可以宣稱此乃我萬佛寺多年以來立下的規矩,只為考證外人與我佛之緣法。透過難關即為與佛有緣,佛宗不妨就答應他的要求,要是無法透過難關,就是他自己的問題了,佛宗大可不必為此費心傷神。”天凡大師緩緩地解釋道。“阿彌陀佛!老衲有個問題想請教天凡師兄。”西靈大師高宣一聲佛號,低聲問道。“西靈師弟請講,老衲知無不言。”天凡大師還了一禮說道。“天凡師兄口中所謂的難關究竟為何物,老衲深感好奇,還請師兄指點。”西靈大師的問話說出了佛堂內眾僧的心聲。“三千世界!”天凡大師一字一頓地回答。“阿彌陀佛!”寺中眾僧聞言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佛號之聲也接連響成了一片。一般人常以三千世界表示宇宙的浩瀚,或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但是在佛法之中,三千世界確有另外一番含義。佛法中所描述的宇宙是由無數個世界所構成的,其中每一個單一的世界被成為小世界。集一千個小世界為一體,則組成一個小千世界。集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體,則組成一箇中千世界。依此類推,集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體,則組成一個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世界總稱為三千世界,是一佛所教化知之領域,故而三千世界又被稱之為佛國。在三千世界之中,每一個小世界都是相同的。同樣的組成結構,同樣的規模,以及同樣的地位和作用。每一個小世界都被化分為四個層次,最下面是一層氣,稱之為風輪;風輪之上是一層水,稱之為水輪;水輪之上為一層金,或謂硬石,稱為金輪;金輪之上即山、海洋、大洲等所構成之大地,而須彌山即位於此世界之中央。須彌山高出水面八萬四千由旬(一由旬等於十六里),水面之下亦深達八萬四千由旬,其山直上,無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景色宜人,使到此之人如入仙境一般;此山有上、中、下三級「七寶階道」,兩旁有七重寶牆、七重攔、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其間之門、牆、窗、欄、樹等,皆為金、銀、水晶、琉璃等佛門七寶所構成;花果繁盛,香風四起,無數之奇鳥靈禽棲息於此。以須彌山為中心,周圍環繞四大洲及九山八海。其中四大洲分別為東勝神州、南膽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九山八海指的是提羅、伊沙陀羅、遊乾陀羅、蘇達梨舍那、安溼縛竭、尼民陀羅、毗那多迦、斫迦羅等八山,再加上須彌山總共九山,山與山之間各有一海水,總為八海。因此上這些小世界又被稱之為須彌界。須彌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羅山,山有四山頭,分別代表周圍的四個大洲。每座山頭皆建有一處行宮,分別叫做黃金埵、琉璃埵、白雲埵以及水晶埵。須彌界四大天王就住在這四座行宮之中,負責守衛著四個大洲的安寧。四大天王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每人都有自己拿手的本領。守護東勝神州的是東方持國天王,持國有慈悲為懷,保護眾生,護持國土之意。他住在須彌山黃金埵,身為白色,穿甲冑,手持琵琶,是主樂神,表明他要用音樂來使眾生皈依佛門。守護南瞻部洲的是南方增長天王,增長有傳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之意。他住在須彌山琉璃埵,身為青色,穿甲冑,手握寶劍,為的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守護西牛賀洲的是西方廣目天王,廣目有能以淨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之意。他住在須彌山白雲埵,身為紅色,穿甲冑,為群龍領袖,故手纏一赤龍,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法,即用索捉來,使其皈依佛門。守護北俱盧洲的是北方多聞天王,多聞是指以福、德知名聞於四方。他住在須彌山水晶埵,身為綠色,穿甲冑,右持寶傘,左手臥神鼠(銀鼠),用以制服魔眾,護持人民財富。三千世界不但是一種高深的佛法,也是萬佛寺中的鎮寺之寶,由歷代佛宗所掌管。三千世界的用途,本是考驗佛門弟子之心性,唯有智勇雙全且心念堅定之人,才能透過考驗。現在天凡大師提出用三千世界來考驗楊無心,寺中的眾僧都感到有些意外,大多數僧人都覺得如此對待楊無心似乎過於苛刻了些,但是他們又找不出更好的理由來反駁天凡大師,因此眾僧都默不作聲地盯著沙林大師,等待著他的裁決。身為當代佛宗,沙林大師手中握有一切大事的決定權,深通佛法的他,絕不是剛愎自負、獨斷專橫之輩,他的智慧也是常人所無法比擬的。經過一番深切地思索之後,沙林大師腦中靈光一閃,他似乎抓住些什麼,朦朧間明白了天凡大師的苦心。於是,他深深地望了天凡大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