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兗州,晉陽郡,蘇氏封地。
清晨的薄霧尚未散盡,空氣中尚帶著些早春的微寒,蘇家的一眾子弟卻已經開始了晨練。
拳風呼嘯,步伐整齊,一眾子弟全都在教習的帶領下認真學習拳譜,一板一眼地認真照做,生怕自己的動作出現一絲一毫的差錯。僅是片刻,眾人的鼻頭和額角已經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拳法乃武道根基,只有將拳法融會貫通,才能繼續學習掌法、指法等更高深的武學。蘇氏子弟現在學習的這套“神意拳”並不是克敵制勝的武學,而是養氣安神的一種法門。
長久練習神意拳,可以溫養神識,體悟天地元氣,對武者從鍛體境提升到聚氣境,甚至凝神境都大有好處。
而演武場東方不遠處的書院中,也已經傳來了朗朗的讀書聲。
修行的目的,無非是強身健體,掌控力量,乃至於有一日白日飛昇,羽化為仙。雖然仙事虛無縹緲,不可考究,已然僅存在於傳說中,但眾多的修行者們卻依舊孜孜不倦地想要突破十境的束縛,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踏天路,成真仙。
修行之路有兩條,文修或者武修,雖然兩者修行到第七境後殊途同歸,但在前期的修煉之法終究迥然不同。更何況,泱泱數十萬修行者,能破七境的不到百人,大部分修行者終其一生都摸不到第五境的門檻。
書院弟子是文修,注重對神識的鍛鍊。武修是透過鍛體聚氣,將身體修煉得硬如金鐵,而文修則是凝神聚氣,以神識驅使天地元氣殺敵。
這些文修子弟正在唸誦的,正是《鴻蒙書》。《鴻蒙書》乃是周朝名臣姜子牙所著,姜子牙百二十歲時預感到自己將破九境,即將白日飛昇,登臨仙界,於是將自己畢生感悟寫成一書,道盡宇宙至理。這《鴻蒙書》可以視作是所有修真者的啟蒙讀物,淺顯易懂而又微言大義,奧妙無窮。
不多時,演武場的訓練已經告一段落。武修子弟們全都大汗淋漓,站在原地活動筋骨。神意拳既耗體力,又費精神,短時間內就將這些精壯的年輕人們體力耗盡。武修子弟們終於放鬆了下來,一邊休息,一邊說笑。
就在這時,一個白衣少年從不遠處翩然走來。武修子弟們看到這少年,臉上全都露出了鄙夷的神色。
“這廢物今日又是吃飽了撐的?竟然起的這麼早。”
“嘿,你不知道麼?這廢物每天都是起的這般早。”
“咦?他若真的如此勤奮,何以現在還沒入第一境?他吃的天材地寶大概比我們吃得飯都多了。”
“你不知道麼?這廢物雖然每天早起晚睡,卻從不正經修學,既不看《鴻蒙書》,也不練神意拳,每天除了閒逛,就是窩在自己屋中看閒書,這樣的廢物,你給他吃再多天材地寶又有何用?”
“唉!真是可惜,這些天材地寶若是給了我,說不定我已經破了第二境。”
“嘿,整個晉陽郡的人誰不這麼想?可又有什麼法子呢,畢竟他是文信君的嫡長孫。”
“哼,文信君一世英名就要毀在這個紈絝手裡了。不過依我看,這廢物的嫡長孫也當不了幾日了,他明年就十六歲了,再破不了第一境,文信君怎麼可能再讓他繼續如此下去?”
眾人議論紛紛時,少年已經走近。只見他白衣飄飄,一條青色緞帶束在腰間,長髮沒有加冠,只是隨意地束起垂在腦後,頗為瀟灑;眉清目秀,唇紅齒白,看起來十分討喜,尤其是時常面帶微笑,讓人如沐春風;手中捧著一卷書簡,只是看不清到底是何書。
“蘇起見過伯父。”少年舉手作揖,對著教習深施一禮。
“起兒免禮,你是嫡長孫,見我不必拘禮。”教習嘴上這麼說著,卻微微頷首,坦然接受了。
這教習正是蘇起的伯父,文信君蘇牧之的長子,蘇伯俞。當年他與自己的二弟,也就是蘇起的父親蘇仲文爭奪家主之位,被蘇仲文力壓三招,飲恨敗北。
蘇家一向十分重視對子弟的教化,所以蘇伯俞便擔了武修的總教習,蘇仲文的三弟蘇叔常則擔任文修的總教習。蘇起既不修文也不修武,連他父親蘇仲文也毫無辦法,只能聽之任之。蘇伯俞自然也將蘇起當成了不學無術的紈絝看待,看到蘇起快到十六歲仍然如此散漫,心中反而暗喜。
蘇起和蘇伯俞打過招呼,又悠悠然地一邊看書,一邊向不遠處的花園走去。
“嘿,看到沒有?這廢物大清早又鑽到花園裡去了,誰知道他到底在看什麼書?”
“我看他多半是隨便在書房抽了一本,拿來當枕頭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