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爭鬥日烈,此人是出名的‘口有蜜、腹有劍’,行事全無半分宰相氣度,家兄因前相公張九齡罷相事,原本就已得罪了他,愚兄又是身在東宮為官,阿離你若與我來往過多,必會影響前程,這又是何苦,你就聽我一句,這些日子避避嫌疑也好。”
李林甫開元二十二年與張九齡同時拜相,其人心機深沉,善於權鬥。其時天子倦政,李林甫排擠出張九齡後,十餘年間大權獨攬,氣焰不可一世。初時,他極力支援李隆基廢太子瑛,勸立武惠妃子壽王瑁為太子,孰知玄宗卻立了忠王璵(後改名亨,即肅宗)。李林甫怕太子即位後於己不利,乃屢出計策,以動搖太子。東宮與首輔之爭,即緣自於此。
如今副相陳希烈只是個點頭翁,李林甫獨攬朝政,所以在這場爭鬥中,並無實際權利的東宮一直處於守勢,王縉勸說唐離的言語,背景即是來自於此。
“進士之榮,我所欲也;朋友之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寧舍進士而全朋友之義也!”,腦中回顧著李林甫生平,唐離絲毫不為其言語所動,凡是化用孟子之言,微笑著說出這番令王縉愈發感動的話語來。
一句說完,唐離也覺這話實在太酸,忍不住自嘲的一笑,隨即才道:“此事在下心中已有定見,王兄如果還視我為友,就不要再勸了。”
注目唐離良久,見他淡然的臉色上滿布決然,王縉眼圈微紅,一聲長嘆後,朗聲長笑道:“危難見真情,好,此事我再不說就是。”
相較於王縉的激動,唐離臉上倒是平靜一片,端起几上叉盞輕呷了一口後,微笑問道:“都陽侯楊琦,王兄對其人知道多少?”。
…………………………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