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收集並豐富自己的裝備庫,而庫存規模只是限於個人能力,就算是最底層的牧口,只要他是大巴人,就會有一兩把刀具,一兩塊甲片的小小庫藏……對武器裝備的嗜癮,彷彿是刻在大巴人DNA裡的。 牧剌漢曾一度吐槽他們人均“貪婪巨龍”。 越強大的人,武裝庫藏自然就越豐富、越高階,金銀財寶可以給旁人幫忙保管,但最好的武器裝備,必須帶在自己身邊,這是大巴人的習俗。 而如今牧剌漢入鄉隨俗,也有自己的收集了。 他正在裝備的輕甲,其實是類似地球上,在使用摩托車、滑板等時,會穿戴的那種關節護具,地球世界是用工程塑膠,大巴人是用硬骨片包裹熟皮製成。 牧剌漢在披掛整齊後,他反過來翻找裝備堆,幫瓦巴拉著衣披甲。 輕甲的各個部件,被隨意丟在裝備堆裡,要找齊,就跟在衣服堆裡翻一雙襪子一樣難,幸好在是昨天的穿過,被丟在最面上,扒拉兩下就齊整了…… 牧剌漢一邊給萬巴拉綁緊胸甲鬆緊帶,一邊不由想起,當年除了武力,他就是靠提供各種工藝意見,慢慢積累聲望的。 他自然沒有專門學過盔甲兵刀的製造工藝,但手機資訊時代,活得越久,能積累到的亂七八糟知識就越多,畢竟每天刷影片,總會不經意看到幾個能讓“沒用的知識又增加了”的影片…… 總之,他是完全沒有動過手,也沒有任何理論基礎,只是透過影片知道了大概是怎麼一回事,真到了操作環節,要如何在異世界具體實現,試試不就完了,又沒人規定不準犯錯。 瞭解正確的方向,具體流程步驟一點點試出來就行了。他的採耳手藝,就是這樣在萬巴拉她們毛絨絨獸耳上慢慢練出來的。 最開始採耳的時候,還讓大耳朵敏感的老婆們渾身老不自在,但現在已經徹底征服了她們,讓她們食髓知味,無法自拔,甚至開始自學採耳手藝了…… 這時,喧鬧聲由遠而近。 “阿爸!阿媽!阿爸!阿媽!” 正藉著不甚明亮的微明天光,牧剌漢剛給自家威風八面的女英雄綁牢護脛,帳子外就響起了一群童音呼喊。 “噶哈子!!” 萬巴拉扭頭就衝著外面扯著嗓子吼了聲。 “啊啦啊啦啦——” 外面孩子們明顯被嚇了一跳,歡鬧呼嘯,打打鬧鬧跑遠去了。 萬巴拉叉腰感慨:“哎,狍娃子們真精神……” “今天有葬禮嘛……頭盔就不用了吧。” “不了。比武娃娃們上。” “那萬瑪先去吧,看著他們別搞事,我再收拾收拾。” “好嘞!”萬巴拉抖抖耳朵伸伸腿,活動兩下,貓腰躍過箱子堆成的矮牆,掀簾出去了,矯健的身影一閃即沒。 彌壟龍大草原上的“獸人”們,雖然有毛茸茸的大耳朵,但屁股後面沒有毛茸茸的大尾巴,就跟地球人一樣,退化掉了,只剩個尾椎骨。 牧剌漢則首先用撐杆,把帳子的天花板一撩一撥一掀,蒙皮蓋布全撩開,手法嫻熟,放進太陽,光芒大盛,然後開始翻箱倒櫃,收拾這趟回熟鐵城要隨身攜帶的武裝,進行打包。 甲冑挑出一套魚鱗甲、鞣皮鞋、大氅、毛皮披風,沒有拿頭盔,手腿護具就用皮筋綁帶,還加了一條騎乘墊皮襯褲。武器方面,遠端:一張硬弓,十支破甲長箭,十支無羽快箭,一隻投石索;近戰:一隻匕首,一把解體短刀,一把唐刀。 超級平原世界,自然不存在唐宋元明清,也沒有中世紀騎士甲、哥特鎧,但牧剌漢還是喜歡延用地球上的名稱,來稱呼很多看上去差不多的東西,完全不想異世界的名稱來描述。 比如他心裡叫的“唐刀”,在彌壟龍這邊名字叫“呼兒砍”,一切硬弓、長弓統稱“撥轟”,短弓、小弓統稱是“撥彈”,投石索叫“呼飛”,居住的“遊牧帳”他會叫成蒙古包,但在巴巴利安語裡其實是“樂樂蒙”…… 每一個名字稱呼都蘊含著深厚的本土人文,每瞭解一個音節,就窺得一段遙遠的歷史,仿若一位老者跨越時空,吐氣開聲,發出了一聲來至遠古的呼喚,裡面盛滿一段一段故事,厚重冗長細碎。 “呼兒砍吶,砍殺呼兒!打一場仗吶,呼兒呼兒地繞身呼滾著砍吶……”牧剌漢一抖手上“唐刀”,舉到陽光下,嘴上默默唸叨著。 這是他學巴巴利安語“呼兒砍”這詞時,“老師”教的一段“大巴傳統刀法要訣”…… 他在地球宅家時,看過的故事主角,那些穿越者們都不會去深究“語言”,更不會去管為什麼唐刀、砍刀、開山刀等等,會統稱為“呼兒砍”……然而當真的穿越到了異界,無法正常交流就是死。另外,牧剌漢本身對人文也是很感興趣的。 而當他收起唐刀,打包完行李,出了帳子的之時。在營地中心空地上,兩把木製的“呼兒砍”,在兩少年手上“繞身呼滾著”砍向對方—— 只見牧光格翻滾著一刀劃中了牧滿謙軀幹紅繩,場邊頓時發出震天歡呼、起鬨、加油聲! 啊啦啊啦啦—— 萬巴拉先是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