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遠放,忠於他的各部勢力還在,而少昊撫養顓頊長大並將他推上天子位,幾乎得到了所有人的擁護。
少昊傳位顓頊,由此也留下了一個約定俗成、誰也不好明言的傳統,那就是中華天子由黃帝本部兩個最大的派系勢力的嫡系後人輪流擔任。高陽帝顓頊,後來登天而去並開闢了帝鄉神土,他也沒有將天子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在人間禪位於高辛氏帝俊。
帝俊據說是少昊的孫子,是不是親孫子說不清,但確實出身於少昊部族這一支。等到高辛氏帝俊晚年,按照預設的規則,本應輪到高陽氏顓頊後人的登位,當時應受禪為天子的就是倉頡。
但倉頡無心帝位,執掌人皇印僅僅只有幾個月,甚至沒有舉行正式的登位大典,便遜位而去。而恰恰就因為倉頡這幾個月的天子身份,使代表少昊這一支的高辛氏帝俊後人又找到了藉口,這個過程中明裡暗裡又發生了哪些爭鬥,侯岡亦不清楚。
總之倉頡放棄天子寶座後,天子權柄又落到帝俊諸子手中,原本應繼承天子位的是帝俊之子摯,後世又稱其為帝摯。可是帝摯的天子生涯與倉頡一樣短暫,以致於許多年後,人們已經忘記了還有這個人曾為中華天子。
有人說帝摯只當了幾個月的天子,也有人說是幾年,還有人說帝摯聽說自己要繼位,便主動出走。無人清楚真相如何,總之最後是帝摯的弟弟放勳成了中華天子。
帝摯曾經是掌管百官的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