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得知整件事後,沉默了下來,對滄帝瞟去幾眼,慈善的眸子裡閃著計較之色,不一會兒,還是親自走去將跪在地上,被打的臉孔發紅的七公主攏進懷。
在這些孫輩子裡,這位老祖宗最疼的孫子是金晟,最憐的孫女是金璇,她雖然也惱著自己這個孩子在這事上鬧的太不像話,可是畢竟家醜不可外揚,再加上人家君墨問也是願意娶公主,那作為老祖母,自是樂見其成的。
在她看來,君墨問和金晟是生死之下結成的好兄弟,而金璇呢,是淑妃膝下的孩兒,這淑妃也是出門名家,背後有著一個龐大的家族,也就是說,如果君墨問娶了金璇,那麼,他會成為金晟在朝堂上另一股強大的後盾。
老祖宗替自己的孫女兒抹著淚,輕聲軟語的哄她別哭,等金璇停下哭聲,她瞪了那罪魁禍首龐子端一眼,才回頭對滄帝說:
“龐家小兒既無心娶我北滄公主,當日賜婚之時,就該言明,聖旨已下,他還來悔婚,真是不像話。”
一開口,就先把龐子端給訓了,龐子端跪在那裡是猛擦汗。
停了一下後,老祖宗又道:“皇上,這事件,七丫頭是有做的不是的地方,龐家若無悔婚在前,這婚事,是我們皇家理虧,如今,既然是龐家先行拒了婚事,公主另嫁,那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是,未婚便肌膚相親,是很失禮儀,可皇帝也是過來人,請想想自己當年如何,再將心比心一下吧——年輕人血氣方剛,一旦遇上箇中意的,難免會情難自禁,既然事情都已經是這樣了,不如成全了他們吧!雖說君墨問行事,是有些乖舛,可畢竟是個人才,我們帝家的七公主嫁與這樣一個俊傑之人,也算是一樁大喜事。嗯,罰固然是要罰的,既然他是個人才,就罰他入朝為皇帝辦事如何?
“哀家雖在佛門靜修,卻也聽七丫頭說起過這個君墨問——據說人家本是一個四海為家,過慣無拘無束生活的山野浪人,依著這層身份,確實不配我們家小七丫頭,公主嫁與他,這般是要吃苦的,頗是不妥當,那就賜他府院,命他就此安定下來吧,一是讓公主有個安穩的生活,二嘛,日後身為駙馬,就該留在京城為我北滄效犬馬之勞——哀家聽說,江湖人最忌被人拘了自由,如此一來,也算是對其小懲了一番……”
跪在地上的眾個小輩,聽到這話,都知道老祖母這是有意在護孫女婿,一個個暗自吁了一口氣。
滄帝聽著,可是大皺其眉,很是不滿:“母后,這怎算是罰,分明就是在抬舉他……”
“那依皇帝的意思又如何?女生外嚮,你若真是狠狠的辦了那個孩子,心疼的可是咱們的七公主。趁現在子端退婚之即,皇上將七女再行另嫁,嫁的又是君墨問,這天下,也就不會來笑話了公主被退,同時,也成全了龐家小公子的的心願,如此不是兩全齊美麼?難不成皇上非得把這事鬧到不可收拾,才甘心了不成?”
老祖宗的話,自是一心向著金璇,金璇依在老太太身邊,直衝老祖母投去感激的眼神。
滄帝想了想,無話再駁,便下旨,令玲瓏夫人來見。
玲瓏夫人姍姍而來,行禮,知道這御書房內正發生的事後,淡靜的叩頭謝罪,只道:
“皇上,皇太后,只因君熙中毒至今未醒,罪夫一心憐稚子,奔波出外,正四下救丹問藥,他朝歸來,民婦定勸罪夫到御前領罪……”
言辭極為大方得體。
滄帝思量再三,終於妥協,當場宣旨,將七公主許嫁君墨問為正妻,將其原配貶為側妻。
眾人一聽,皆一驚,全將目光聚集到玲瓏身上,一個個露出憂心之色,生怕玲瓏生恨,當眾抗旨衝撞。
沒想,玲瓏沉默半天,沒有辯一句,當眾代夫領旨。
不依的反是七公主,聽完聖旨,金璇跪到了玲瓏身邊,叩頭直道:
“父皇,萬萬使不得,墨問與玲瓏有結髮之情,糟糠之妻怎能下堂,您絕不能將玲瓏貶謫……父皇,兒臣為能得償所願,曾跟君墨說,願以小妾身份相許相隨,捨去公主的頭銜,以庶女身份為嫁,不求婚禮之隆,只求得一個知心人,從此天涯無悔。”
此放一出,房內的人大驚,想不到七公主竟會如此賤薄自己,但見她按著玲瓏的手,硬是拒接下那聖旨,只拼命叩頭,轉而又言道:
“父皇若真心垂憐,不如一起扶正,彼此無大無小,日後,三人相處,才不至於心生疙瘩。”
滄帝很是震怒,冷顏又是一番怒斥。
太后坐在邊上,搖頭連嘆:此女對君墨問怎就如此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