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一種身體狀態。此時他對自身身體的掌控,已經快要達到細緻入微的程度,真實戰力一直都在穩步提升中。
尤其在這個天地靈氣特別濃郁的世界,內家拳修為的提升,不僅身體素質更上一層樓,同時外界的天地靈氣也在不管改善最佳化他的身體強度。
他不知道什麼時候這種改造最佳化會結束,但他可以清晰感受到身體變得更件強壯堅實,迅速向這個世界的土著平均身體素質靠攏。
林沙做了決定,在自身拳法境界沒有遇到瓶頸,說得更確切些,沒有達到罡勁顛峰之前,他不想與劍神王越見面。
免得到時候心頭癢癢,主動向其討教切磋,白白錯過一次可能的晉升更高拳法境界的機會!
他可以肯定,劍神王越的境界比他此時的境界高,向這樣的高境界強者切磋討教,第一次的收穫極大,以後的收穫雖然不說沒有,但比起第一次來差得太多,實在沒必要浪費這樣的大好機緣。
林沙不僅感應到了皇城中好幾股實力尤在自己之上的強悍氣息,同時在各大豪門世家府邸,也感應到了與自己實力相當的氣息,數量雖不多卻也有近十位,之後比自己實力低一到兩個層次的數量就有不少了。
只是可惜,這些高手一般都窩在府邸裡不出,就是出門也是跟著家主,身邊跟著浩浩蕩蕩大票護衛,根本就沒有可趁之機。
林沙感覺很是遺憾,不能跟這些高手切磋一番,也不知道這個世界的強者具體都有些什麼手段。
之前他打過最強的好手,也就是袁術的跟班打手陳蘭和雷薄兩位,實力確實不咋地,不過一個照面就給他全部放倒,簡直丟人現眼。
當然,這兩位不是沒有出彩之出,就是那種氣勁外放的攻擊之法,林沙當時使出罡勁勁力輕鬆破解,不過其威力確實相當可觀。
如果硬捱上幾記的話,以林沙的身體素質,也只能捱上十來拳就將承受不住,由此看來他們的這種手段也是相當不錯了。
起碼比起那些只能使用拳腳力量,以及正常打鬥動作的袁術護衛要強得多了,難怪他們後來都能成為袁術麾下的重要將領!
閒話不說,再談林沙意欲揚名,成就名士之事。
白紙之事已經讓他得到了進入這個圈子的入場券,至於他能不能順利擠進文人圈子,並且一舉有名的話,還得看他接下來的動作。
林沙的動作很簡單,就是寫文章揚名。
不要懷疑他的文章水平,畢竟輪迴數世,還做過皇帝和霸主的存在,眼借之胳不是這時代的所謂名士能夠比得上的。
也不需要多麼華麗優美的辭藻,喜歡拿華麗文字渲染文章的傢伙,要麼就是真的特別有才,不過性格卻是喜歡張揚不討喜的騷包;要麼就是肚中空空,乃真草包只知堆徹華麗辭藻已掩飾自身不足。
能幫他宣傳的就三位,司隸校尉陽球,以及在東觀校書的蔡邕和盧植。
林沙沒有選擇蔡邕和盧植兩位先生,他對詮釋經義一點興趣都無。鴻都門學和太學加起來近萬學子,在這方面出彩的真心不要太多。
還有此時有底蘊的豪門世家,哪一家都是所謂的詩禮傳家,家族精通經義詩史中的一項或者幾項,然後大肆授徒透過如此方法壟斷這方面的經義解釋之權,之後便透過這樣的學習經歷盤織出一張巨大的利益網路。
所謂的世家豪門,除了軍功世爵之家,其餘有底蘊的家族都是這麼來的。
現代人看來感覺很不可思議,但這時就是這麼一種情況,所謂的經史子集以及詩禮,都被一個個學閥家族壟斷,成為家族權勢延續的關鍵要素。
這些壟斷了部分知識解釋權的世家豪門,幾乎把那部分知識研究到了骨子裡,琢磨了又捉摸,幾代人反覆又反覆的研究琢磨,總之對某段經義的瞭解達到了恐怖的程度。
林沙沒興趣跟這樣的傢伙爭奪,儘管他輪迴幾世,沒見過這樣蠻橫的知識壟斷方式,那是後來的科舉打破了世家門閥對知識和知識解釋權的壟斷地位。
可等科舉深入人心,成了朝廷用才取士的關鍵之後,又出現了以書院為核心的新式知識壟斷利益集團,他們比起依靠家族壟斷知識的東漢世族可要強大,實力也要更加恐怖,發展到顛峰狀態甚至能夠掌控一國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