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汙名傍身又如何?(2 / 2)

帶著你那幫弟弟們直接打上門去就是,誰還敢說什麼不成?”

賈赦大笑,招了招手等候在門口的小子們一個個魚貫而入,摩拳擦掌一副躍躍欲試的摸樣,幾雙大眼盯著大哥賈瑚滿是期待。

“老爺您也真是,就不怕把事情鬧大了麼?”

見自家長子一臉尷尬,張氏不樂意了,沒好氣衝著一幫氣血充足骨架粗大的小子道:“去去去,別給你們大哥添亂!”

那幫小子屁都不敢放一個,沒等賈赦開口便一轟而散,在家裡賈赦倒是沒怎麼擺過嚴父架子,反倒張氏出身書香世家對規矩看得格外嚴格,讓家裡一幫小子丫頭極為畏懼。

“老爺,是不是太過了點?”

最近京都權貴圈子風起雲湧,不到三月時間連續兩位內閣大撈倒下,而且全部都是自家老爺的手筆,張氏也不禁好一陣心驚。

就是她父親在世時,身為太子之師的太子少師,地位也比不上內閣首輔楊震,結果這麼一位大佬和其家族說倒就倒,而且推手還是自家老爺,張氏的感覺相當不好。

“沒什麼好不好的,既然楊震想要阻礙老爺我在津門的佈置,就得有付出慘痛代價的覺悟!”

賈赦淡然輕笑,擺了擺手緩聲道:“有些事情夫人不是太懂,無論是張震還是李和的心思和做法已經過了界,老爺我不介意送他們下地獄!”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他在大慶朝幹了這麼久,要說對這個已現大治氣象的朝代沒點子感情,說出來誰也不會相信。

而楊震和李和的行為,看起來只是貪贓枉法,可賈赦卻不這麼認為,他們的某些行為手段,跟他認知中的明朝文官已經頗有相似之處了。

一邊拼命挖國家牆角,一邊則是大義凜然以讀書人包裝自己,出了事情有朝廷和皇帝背鍋,沒出事情他們就大撈特撈順便還要將朝廷的主導權牢牢掌握在文臣手裡。

也幸好大慶立國不久,太上皇是馬上皇帝,能夠控制得了軍隊,在民間的威望也是極高,還有勳貴階層和武將階層的鼎力支援,文官勢力雖大還不足以操縱一切。

可楊震和李和的舉動,已經慢慢有了架空皇帝的趨勢,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他們都朝著這個方向慢慢靠攏。

賈赦雖然沒有直觀王朝氣運的本事,卻是知曉正常歷史有明一代,原本黃泉,勳貴和文臣三足鼎立,結果土木堡一戰勳貴階層被生生坑死,武將的地位也是從此一落千丈,所謂的‘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就是從此氾濫,大明的武勳也從此一蹶不振直到最後亡國。

心中有了此等想法,他不敢保證以後大慶邊境有難,文臣集團會不會為了自身利益,再來個‘土木堡之變’一樣的大敗,從此徹底將武將勳貴階層打落塵挨永不翻身。

不要以為他剛剛進入內閣什麼都不知道,榮國府畢竟以武勳起家,在軍中的關係網不是開玩笑的,自從忠勇侯府崛起以來,先榮國公賈代善的諸多軍中好友和部下,都跟侯府的往來多了起來。

從一些將領來信中的隻言片語,他看出了兵部正有意識的在削弱各地駐軍實力,往往兵甲軍糧的供應已經開始出現了問題。

可大慶朝廷雖然國庫一向捉襟見肘,可當今和太上皇卻是從未短缺過各地駐軍的軍械和軍糧供應,其中的牽扯和問題叫人心頭髮寒啊。

要不是某一個集團聯手施為,也不會出現這種幾乎整個大慶駐軍的後勤供應都出了問題的情況。

這些事情賈赦心中明白,卻沒有告訴太上皇和當今,只是抓住機會一舉幹翻了兩位內閣大佬,一位還是內閣首輔,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都是所謂計程車林領袖文官首腦!

再有,透過整倒楊震鬧起的風波掩護,津門那邊的長蘆鹽場擴建沒有遇到絲毫阻礙,第二期和第三期工程全部順利完成併產出了海量的海鹽。

鹽場的出鹽量盡一步增加,在賈赦的暗中指示下更是放開的所有限制,只要你有銀子有戶籍,想要購買多少海鹽就購買多少,只是必須按照戶籍這些海鹽只能在某一區域銷售,否則刑部大牢隨時歡迎入駐。

長蘆鹽場如此一搞,使得北方大地的鹽價一降再降。北方的鹽價被徹底打落塵挨,全部降至一斤十八文以下,成了真正的廉價商品,京畿一帶的鹽價甚至只有區區十三文,簡直低到不能再低,就連與北地相連的淮南等地鹽價也受到牽連一落千丈,這下損失慘重的江南鹽商們不幹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