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
這也是有緣故的,林沙的氣血能量在大量正規藥材的輔助下,得到了十分徹底的凝練和提高,身體素質和機能也得到巨大改善,實力穩中有升,再要是對上那位難纏的高句麗宗師高手,不說輕鬆秒掉這樣的大話,隨手壓制將他逼得雞毛鴨血的不成問題。
一年時間之中針對高句麗這個強敵,他也不是一心鑽進錢眼出不來,還是指揮手下弟兄做了不少實事的。
比如,待整合訓練和常規訓練步入正規後,每隔數日他便率領一支或者數支百人騎隊,主動出擊找高句麗邊境武裝的麻煩。
因著這裡是高武世界的緣故,他可不敢讓手下將校帶隊出馬,說不定哪天倒黴的遇上一位高句麗一流顛峰高手,他們連還手之力都無更別說逃跑了。
可是有林沙親自坐鎮就不同了,儘管他基本上都不怎麼出手,可是有他的存在出來的隋軍精銳小股部隊就是有底氣,不說尋常的找高句麗小股巡邏人馬的麻煩,有時候甚至膽大妄為到衝過遼河在遼東城外耀武揚威一陣。
這手,可真是把高句麗方面氣得夠戧。
想要認真對待,出動大軍應對的話,隋軍又太過狡猾,仗著人少激動靈活的特點,一人雙馬甚至三馬配置,見勢不妙立即跑路溜掉,高句麗大軍行動難免緩慢,待得他們出城將陣型調整好,就只能望隋軍離開時激氣的煙塵興嘆了。
要是出動的人馬數量不多,比隋軍襲擾人馬多一點或者少一點的話,隋軍人馬更是‘厚顏無恥’一擁而上,又是弩箭攢射又是標槍投放的,弓箭反而成了累贅玩意,常常整得高句麗方面酸爽不已,損兵折將不說還拿隋軍小股人馬無可奈何,白白成了隋軍將士晉升發財的踏腳石。
因著林沙一直只是‘袖手旁觀’,加上隋軍方面只是‘小打小鬧’,遼東城中坐鎮的高句麗高手們,可做不到像林沙那般丟開臉皮,直接對隋軍普通將士動手,平常時日高手風範也是要講究一下的嘛。
當然,就是他們不顧臉皮悍然出手,林沙也不是擺設放著好看的,無論拳腳肉搏還是大刀長槍,高句麗一干坐鎮前線軍中的高手,無論是一流水準還是宗師水準,對上林沙基本上都只有吃虧的份。
一年時間,林沙的悍勇之名,已經傳遍了高句麗前線軍中,比之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將軍們,對高句麗前線將士的威懾力都要來得大。
不僅在高句麗前線軍中擁有赫赫威名,就是在幽州隋軍中,林沙也是赫赫有名的第一高手!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幽州這邊沒有江湖上的一流門派,又或者這裡乾脆就是大隋江湖的荒蕪地,總之無論幽州武林還是軍中,都沒有赫赫有名的江湖大佬坐鎮,只是因為高句麗的威脅緣故,軍中暫時留駐不少高手坐鎮。
以林沙的強橫武力,足以迅速在幽州隋軍序列立足,並且攬獲大批粉絲,成為幽州隋軍中不可忽視的存在。
有了如此威望和實力,自是再不會輕易發生被人冒領軍功的變故,除非有人想要與林沙以及他麾下數千人馬不死不休。
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積小勝為大勝……
總之,一年時間的連綿小規模征戰,看似小打小鬧不起眼,可是一旦將傷私殺敵數量統計出來,卻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
一萬三千五百!
這就是林沙以及麾下弟兄,在一年時間的游擊戰中所獲成績。
林沙經歷了好幾個武俠世界,做過皇帝也當過割據一方的藩鎮,自然明白封建軍隊中的一些彎彎繞。
所以,他從不一次戰鬥便上報一次,而是等殺敵人數積累到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然後再大張旗鼓的上報。
剛開始朝廷方面卻是很高興,連綿半年的捷報頻傳,儘管每次報捷殺敵數量不過上千,可是架不住次數頻繁啊,搞到最後甚至就連隋帝楊廣都驚動了。
難得的,對於林沙這位從一徵高句麗之戰中,因軍功崛起的軍中新秀,處於醉生夢死狀態的楊廣還有印象,得到他在高句麗邊境的動作和功勞,不僅沒有任何不悅反而還大肆獎賞一番,不過半年林沙便因軍功再提半級。
不過這樣的捷報傳多了,朝廷也就麻木了,後半年林沙手下的殺敵數量因著熟悉了戰術戰法的緣故有了明顯提升,可是朝廷並沒有繼續大加封賞。
直到,林沙的年終總結戰報送到朝堂,看到那個觸目驚心的數字,才終於再次引起隋帝楊廣的重視……
d(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