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惡人,不,現在應該叫做兩大惡人,惡貫滿盈段延慶跟南海鱷神都來了,這下子少林更加熱鬧幾分。
“阿彌陀佛,有客遠來少林之幸!”
玄慈方丈對客人不論善惡,一般的相待以禮。
南海鱷神一見到段譽,登時滿臉通紅,轉身欲走。段譽笑道:“乖徒兒,近來可好?”
南海鱷神聽他叫出“乖徒兒”三字,那是逃不脫的了,惡狠狠的道:“他媽的臭師父,你還沒死麼?”
殿上群雄多數不明內情,眼見此人神態兇惡,溫文儒雅的段譽居然呼之為徒,已是一奇,而他口稱段譽為師,言辭卻無禮之極,更是大奇。
也就在這時,姑蘇慕容復與星宿老怪丁春秋也同時趕到少林。
熱鬧,此時的少林可以用熱鬧非凡來形容。
慕容復自是不用多說,其一心想要復興燕國,可謂野心勃勃殫精竭慮。
慕容復的祖宗慕容氏,乃是鮮卑族人。當年五胡亂華之世,鮮卑慕容氏入侵中原,大振威風,曾建立前燕、後燕、南燕、西燕等好幾個朝代。
其後慕容氏為北魏所滅,子孫散居各地,但祖傳孫、父傳子,世世代代,始終存著這中興復國的念頭。中經隋唐各朝,慕容氏日漸衰微,“重建大燕”的雄圖壯志雖仍承襲不替,卻眼看越來越渺茫了。
到了五代末年,慕容氏中出了一位武學奇才慕容龍城,創出“斗轉星移”的高妙武功,當世無敵,名揚天下。他不忘祖宗遺訓,糾合好漢,意圖復國,但天下分久必合,趙匡胤建立大宋,四海清平,人心思治,慕容龍城武功雖強,終於無所建樹,鬱鬱而終。
數代後傳到慕容復手中,慕容龍城的武功和雄心,也盡數移在慕容復身上。
大燕圖謀復國,在宋朝便是大逆不道,作亂造反,是以慕容氏雖暗中糾集人眾,聚財聚糧,卻半點不露風聲。武林中說起“姑蘇慕容”,只覺這一家人武功極高,而行蹤詭秘,似是妖邪一路。
慕容氏心懷大志,與一般江湖人物所作所為大大不同,在尋常武人看來,自是極不順眼,再加上“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名頭流傳,漸漸的竟致眾惡所歸。
這也是慕容復不惜加入西夏一品堂,同時還不斷挑撥遼國與大宋,以及西夏與大宋之間的爭鬥,只有天下大亂局勢混亂之際他們才好渾水摸魚。
只可惜慕容復雖然雄心壯志,可惜機緣不夠無論是原著還是有林沙到來的世界都不走運,是個徹徹底底的悲劇代表。
原著就不多說,這廝每每覓得良機,最後都因站隊問題或者說運氣問題一無所獲,無論是擂鼓山棋會還是萬仙大會圍攻靈鳩宮,又或者圖謀西夏駙馬之位以及最後窮途末路欲圖大理國國器,每次都是開頭熱乎最後滿心失望,好好的一位有為青年都給逼瘋了去。
而有林沙的這世情況更加不妙,丐幫蘇州分多突然崛起壓得姑蘇慕容氏幾乎喘不過氣。
不僅如此,林沙還以強橫的武力以及瞞不講理的霸道作風,讓慕容復不得不滿心苦澀提前結束了在中原的搗亂之旅。
每辦法,武力不如人又不甘心多年的野望付諸東流,自然得想方設法找尋新的出路。
所幸林沙雖然將他打擊得不輕,卻是給他提供了一條明路,遵循慕容氏祖先的老路從草原開始慢慢崛起。
當然,之前在中原地區多年的佈置也不願白白浪費,除了暗中佈置在草原收攏一家小部落之外,凡是中原武林盛會他基本上都沒有錯過。
可惜,每次都撞上林沙這個瘟神,剛剛冒出一點點可喜前景,便被林沙以強橫武力彈壓下去,根本就不給他絲毫可趁之機。
按照原著劇情,此時的慕容復剛剛經歷的靈鳩宮一場亂戰,最後便宜全都被虛竹這個小和尚佔去了。可是眼下因為林沙的關係,萬仙大會沒了繼續下去便一轟而散,天山童姥也早早恢復過來沒有經歷原著同期的慘死。
也是因此,慕容復連靈鳩宮的邊都沒能摸到。
當然,少了眼看著即將成功卻最終失敗的沉重打擊,慕容復辭別了三十六洞七十二島高層後,馬不停蹄在遼國與西夏邊境地區的草原上,秘密籌建了一家人數數百的小型部落,作為慕容氏‘復國大業’的開始。
有四大家臣幫扶,很多事情都不需要他親歷親為。這不忙完了手頭的重要活計後,他便返回中原地區將籌集的物資慢慢向草原輸送過去。
也就在途中得到訊息,丐幫與少林派意欲爭奪武林盟主。
慕容復和鄧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