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尊離開了山丘部落後,便開始漫無目的在洪荒大地上行走。
路上遇到了不少的新生人族部落,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悽慘原始,跟野人差不了多少,就差茹毛飲血化身野獸了。
他沒多管閒事,一個山丘部落已經足夠,沒必要繼續一個個指點過去。等到天道限制完全解除,山丘部落爆發恐怖的擴張勢頭,他的名頭自然會跟著水漲船高。
就算遠離了山丘部落,他依舊可以清晰感應到,自身所獲的信仰之力,不僅沒有絲毫減少反而漸有增長之勢。
透過信仰之力的隱秘聯絡,他可以親眼看到,自身的雕象就擺在后土祠旁的偏殿中,享受部落族民的香火供奉。
這幫傢伙還算不錯,不枉了他坐鎮山丘部落,指點他們近乎萬年之久。
此時的后土祠,已經成為山丘部落的信仰之源,經過萬年發展,乃是山丘部落唯一的祭祀場所。
期間也不是沒有一些野神,眼饞山丘部落的鼎盛香火信仰之力,想要分一杯羹,結果全都剎羽而歸。
不是被部落地仙好手剿滅,就是直接被武尊一掌拍飛。什麼玩意,見著好處就想上來咬一口,哪那麼簡單啊?
后土祠香火鼎盛,十億人口的信仰之力何其磅礴,全部儲存在後土神像之中,法眼燭照之下整尊神像都散發著耀眼神光。
一道淡淡的虛影與神像融合,武尊看得分明,這是一尊神底形成的徵兆,看其身上的璀璨神光,估計一出現便是神君之境,相當於仙道的金仙,實在不凡得很。
難怪那些野神迫不及待想要攫取部落的信仰之力,這才多少歲月,一尊神像便在信仰之力的催使下,直接晉升神君之位?
要知道,只有弱勢種族才好凝聚信仰之力,而弱勢種族一般都代表著數量不多,能夠提供的信仰之力少之又少。
也就新生人族是個特例,短短數萬年時間,便從開始的數億人口,直接膨脹到萬億之巨,簡直叫人感覺不可思議。
至於洪荒強大種族,根本就不會有信仰神靈存在的空間。
所謂強者,每一個都是極端自信的存在,信奉自己的實力更甚於其它,根本就產生不了純粹的信仰之力。
就如巫族,儘管當初十二祖巫一個個實力霸絕天地,得到了各自部眾的絕對信服,可要說得到的信仰之力數量,卻是少得可憐。
巫族的真正信仰是盤古大神,對於這位所謂的開天之神,巫族之父也只是崇敬之情多與純粹的信仰而已,根本就形成不了所謂的信仰神靈。
與巫族情況類似的是妖族,想想當年帝俊太一兩位天帝何等驚彩絕豔,受到整個洪荒妖族的承認,卻也沒有獲得多少信仰之力的機會。
那一個個大妖都是信心爆棚之輩,可能實力不如兩位天帝,但想要得到他們虔誠的信仰根本就不可能。
就是像龍鳳麒麟這樣的洪荒靈獸之屬,一個個也很少信仰自家老祖的,他們都是強者,都有自己的驕傲。
所以後世的氣運之爭,其實說白了就是信仰之爭,最後全部都落到了新生人族頭上,以新生人族作為棋子互相爭奪撕殺。
信仰神靈得到的信仰之力越多,實力自然也是越強。不過有利就有弊,作為信仰神靈受到信徒的牽制實在太過嚴重,稍一不慎就有跌落神壇的危險。
這也就是後世神靈,基本上都號稱福神的主要原因,他們的主要職責都是替信徒們排憂解難。
只有實力達到了大羅神尊,堪比古神的實力,能夠自開一界,才能徹底斷了對信仰之力的依賴。
當然,這世上除了信仰神靈之外,還有天生神靈。
其實每一處山川河流,經過長年累月的不斷積累,都會慢慢生出一點靈智,只要時機恰當未嘗不能借助天地之力直接成為天生神靈。
這些神靈實力差距相當之大,都是根據自身形成的地理環境,而分出了不同的實力來。比如長江和黃河之靈,剛剛出世實力就不在太乙金仙之下,隨著時間流逝輕鬆就能跨越大羅之境。
只是這些天生神靈並不好出世,需要的機緣和氣運都相當龐大,不然要是洪荒第一神山不周山孕育有神靈的話,整個洪荒誰還是他的對手?
另外還有一種,則是星辰之靈,同樣也屬於天生神靈的範疇,不過跟大地之靈的情況差異很大,沒什麼具體的可比性。
這些念頭只是在腦海中稍稍一轉便收起,武尊沒有繼續關注山丘部落的情況,而是耐心的在整個洪荒遊蕩起來。
眼下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