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沙大手一揮,直接了斷道:“廢話無需多說,直接稱王建制,不要搞那些虛頭巴腦的玩意!”
他做了決定,手下小弟不管心中是何想法,表面上卻是不敢有絲毫異議,生怕在將來的分蛋糕過程中沒落下好去。
訊息一出,卻是引發一陣輿論狂潮。那幾位自信滿滿,以為可以在林沙稱王建制過程中,撈到足夠好處和名望的大儒,跌碎了一地眼鏡之餘忍不住怪話聯翩,直斥林沙粗魯不文是個莽夫。
“罵我莽夫,那我就莽撞給你們看!”
林沙冷笑,對付這樣不知所謂的大儒,他有的是手段。
很快,徵北大將軍府傳下將令,徵召一干大儒修史,包括五胡亂華以及隋史,工程量浩大幾乎將長安和洛陽兩地大儒一掃而空,被召集在一起慢慢研究琢磨,任由這幫傢伙口水噴濺大吵大鬧。
這一下,世界清淨了。
少了這些舔燥的大儒,接著長安和洛陽的各大世家豪族又不甘示弱跑了出來,對林沙表現出了十二萬分的恭敬。
什麼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族,林沙表現出的狠辣手段,已經徹底讓兩地世家豪族心驚不已。
不說他們本就跟林沙不對付,無論是楊廣還在期間,還是北地亂戰期間,長安和洛陽的世家豪族從來都沒將林沙放在眼裡。
一來林沙出身太低,軍中壯丁出身讓世外族萬分瞧不起。
更重要的是,林沙自從成名以來,表現出的桀驁不遜,根本就沒將所謂的世家大族放在眼裡。不然當初他坐鎮幽州期間,怎麼會跟河北世族鬧得那麼不愉快,到現在關係都還沒徹底緩和過來。
縱觀北地豪雄,哪一個身後沒有世家豪族支援?
就是李密這叛逆,暗地裡也不乏世族支援壓注,他本就出身高貴,流落草莽也是‘逼不得已’,瓦崗勢大之時有人看好自然不是什麼怪事。
只有林沙一家,完全就是他一力支撐,不說沒有交好的世族,但是他基本都沒有求到世族什麼。
文官數量不夠那就軍管,而後開辦平民學堂和軍營學堂,教授底層百姓和軍士讀書識字,作為他手頭的基層文官力量,經過多年培養以及實際操作,已經培養出了大批合格底層文官。
只是誰都沒想到,林沙最後卻是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橫掃整個北地一統北方,眼看著即將稱王建制成為北地之王。
北地世族坐不住了,關鍵是林沙年紀輕輕,現在還是未婚之身,誰要是這時把女兒嫁過門,說不定就是後族貴戚了。
尤其是一向以出皇后出名的獨孤閥,更是熱切之極,他們家可是有位鳳凰兒,早林徵北剛剛崛起之時便有極好關係,如此這層關係還保持得極為良好。
另外,跟林沙一向不睦的宇文氏,也是心驚膽戰生怕林沙下狠手。
太原李氏三族被誅,這可是赤落落的威脅啊,無論哪家世族門閥,都得小心掂量掂量,如此統一北方已經毫無懸念的徵北大將軍,會不會一怒之下將他們從這個世界上抹殺乾淨。
這就是獨立自主的好處,林沙崛起的過程中,從來都沒有得到過所謂世族門閥的鼎立支援,所以也就不會顧忌所謂的世家門閥勢力。
“這些事情,等稱王建制以後再做決定!”
對於笑臉來投的世家代表,他也沒冷臉相對,卻也沒有多麼客氣,只是淡淡的應付了句,擺了擺手就將人趕走。
到了這時,他自身實力以及營造的體系已經足夠,用不著看別人的臉色,也無需藉助什麼世族勢力,他人願意來投他歡迎,不樂意的話他也不勉強,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一定要遵守他指定的規則!
處理完了長安城的一堆破事,又接到王世充從金城緊急傳回的好訊息,李唐已經決定搬遷返回西涼戎狄老巢,正收拾行李即日起行。
林沙也沒藏著掩著的心思,當即將訊息傳了出去,頓時又引來一陣轟動。
到了這時,無論是哪方勢力,都知曉林沙統一北方再無阻礙。
當初爭霸北地的豪雄一個個倒下,突厥經歷兩次雁門關大敗元氣大傷,起碼十年之內無力南下。
整個黃河以北地區,除了瓦崗稍稍有點實力張牙舞爪之外,原大隋境內卻是再無一家成規模的軍閥勢力。
當林沙啟程返回洛陽之時,出城熱情相送的人流那叫一個洶湧,而且全都是衣著華麗服飾精美的上層權貴,讓周圍看熱鬧的百姓好好見識了一番,啥叫天下景叢聲威浩蕩。
林沙輕笑著看著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