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留守府,後院書房。
王世充端坐在書桌後,看著桌子上的信紙一臉沉鬱。
“好手段,真是好手段啊!”
喃喃自語,臉上神色好一陣變幻。
長安的情況很糟糕,糟糕到讓他頭疼的地步。
城裡的世家權貴實在太多了,他們之間又有藕斷絲連的關係,這讓他在下手施為之時,很是束手束腳。
怎麼也沒想到,李淵那個女兒李秀寧如此厲害。
儘管少不得利用李閥的資源,可是短短時間便拉起十來人規模的人馬,單就這份本事便讓人震驚不已了。
更讓他鬱悶的是,小覷了這女人結果竟然敗於其手,這給他本就不高的聲望予以重創。
現在不說同品級的大臣冷嘲熱諷不絕,就是下面那些小嘍羅也不聽招呼了。
為此事,他幾乎氣得吐血。
可在這關鍵時刻,李秀寧那婆娘的大軍就擺在城外,城裡氣氛緊張他還真不好大動干戈。
頭疼啊!
最讓他憋悶的是,不知道是哪個混蛋傳出流言,說楊公寶藏就在長安,引得長安本就緊張的局勢越發微妙。
特別是那一票江湖好手,透過各種手段湧入長安,給長安的治安帶來極大壓力,時不時都能見到因為各種關係火併的江湖好漢。
****的,現在應對城外的李秀寧才是頭等大事,他一時間也沒空閒功夫理會這些桀驁不遜的江湖好手。
再說了,留守府高手不少,卻要用在關鍵之處,怎麼可能拿出來專門對付那些無法無天的江湖高手?
“李秀寧這婆娘,當真是個難纏角色!”
越想越是心煩,不知怎麼的就將心頭想法自言自語說了出來。
他知曉,這流言估計就是那婆娘使出的手段,為的就是依靠大量外來江湖好手,牽扯他的精力和力量,以方便這婆娘拿下長安。
可楊公寶藏的事兒說得有鼻子有臉,有時候他都懷疑這事的真實性。
為此,他還特地跟身邊幾大心腹幕僚,花費了一點時間商討,不過最後大家得出一直結論:此事子虛烏有!
傳聞中的楊公寶藏,指的是越王楊素藏匿的巨大財富。
當年楊廣弒父自立,害死親兄楊勇,楊素為他出了很多力。那時楊廣還披著明君的外衣,對楊素寵幸有加,雖屢次想害死楊素,但表面卻毫無痕跡,這是楊素臨死前一年的事。故照理楊素不該有謀反之心而暗置寶藏。
?不過王世充也考慮到,寶藏也可以是在文帝楊堅時預備好的,以楊素的老謀深算,該知道功高震主不會有好下場的。
?此說或可成立,可是這裡有個最大問題,後來楊素之子楊玄感起兵作反,手下連象樣點的兵器都沒有一把,又常缺乏餉銀,則是沒有道理。楊素怎會不把寶藏的事告知兒子呢?
?也有努了認為楊玄感作反的地方是黎陽,西京山長水遠,說不定來不及把寶藏起出來。
王世匆卻是不以為然,楊玄感造反有不是倉促起事,難道他在之前就不知道從寶藏中取出足夠兵器麼?
可問題是,他們這樣想沒錯,也得那幫被利益迷昏頭腦的江湖好手,也有這樣清醒的頭腦才是。
不得已,他只得厚著臉皮向駐守潼關的河南隋軍求援。
說起來真是憋屈,他自覺自己也是長安留守,身份地位一點都不比徵北大將軍林沙要差,結果手頭實力卻是差遠了。
單單林沙手握大軍十幾萬,而且都是能征善戰的精銳,就讓王世充羨慕嫉妒恨了,簡直人比人氣死人啊,
本來沒抱什麼希望的事兒,前不久潼關守將秦叔寶遇刺,聽說潼關那兒混亂了好一陣子,直到推山手石龍率五千幽州鐵騎趕來這才穩定下來。
同時,他也對李閥的暗中實力和狠辣手段心驚不已。
河南隋軍還沒跟李閥叛逆正式交手,結果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堂堂鎮守大將竟然在巡視途中遇刺身受重傷。
秦叔寶可不是簡單角色,他可是猛將張須陀手下得力干將,一身武功也達到了一流之境,身邊還帶著數百親衛,結果親衛死傷大半他也跟著受了重創。
訊息傳到長安的時候,王世充驚出一聲冷汗,急忙加強了身邊的護衛力量,同時還針對城裡突然多出的江湖好手,進行嚴格監控,一旦發覺不對立刻派軍隊圍剿,絕不留情!
還真別說,被他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也圍殺了不少很有嫌疑的江湖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