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是牧場的水質非常特殊,他相信這些外國牛也能像灘羊一樣,逐漸適應並喜愛上這個地方。
而丁零牧場那邊雖然防沙林還沒有完全長起來,但是因為水源充足,牧草長勢非常好,去年就已經收割了一回。由於牧草實在太多,後來還賣給陽平鎮的村民很大一部分。這塊土地很大,李大山一直沒有確定發展那些專案,但是已經想好的是給灘羊留出一大塊地盤,把農場這邊的牧場全部轉移給馬鹿、野駱駝棲息。最後實在沒有想好,李大山決定將這五十萬畝牧場全部交給福成公司經營,徹底將灘羊養殖發展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養殖品種,形成規模和品牌優勢,走外貿型養殖的路子,賺外國人的錢,給中國人花。
當李大山和劉福就此事進行溝通的時候,劉福也被李大山的“大方”震驚了。現在一萬多畝土地,就已經忙得福成公司上下團團轉。如果管理五十萬畝的牧場,不知道會忙成什麼樣子。但是劉福非常清楚,灘羊的繁殖速度太快,如果沒有一個足夠大的地盤,還真裝不下這麼多傢伙。而且一旦種群擴大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只的規模,要靠國內市場以及主動找上門的外國客商肯定是不行的。
雖然有困難,但是也有機遇。和挑戰。劉福仔細想了想,最終還是答應了李大山的要求。而福成公司轉交給集團公司以後,附近幾個村子的股份問題也必須給予解決。最後,倆人一致商定,將福成牧場和丁零牧場相同面積的土地進行置換,重新辦理土地登記。而超出面積的土地則屬於集團公司,算是福成公司租借集團的資產,需要支付相關費用。劉福答應,等到開春,就會將公司全部搬遷到丁零牧場,單獨建設管理大樓和職工宿舍,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灘羊養殖擴大到存欄五百萬頭,出欄一千萬頭的規模。同時,劉福也將負責做通村民們的工作,確保置換工作順利進行。
如果像倆人商量的一樣,福成公。司的業務量將會急劇增加,現在雖然有40多個牧業學校畢業的員工和120名日新村的村民,以及其他20多名管理人員和銷售人員,但是面對未來的工作任務,福成公司還需要大量招收專業人員,從事灘羊的繁育和管理工作。李大山知道,農場的養殖要求很高,肯定不能直接對外招聘。為此,李大山覺得還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從牧業學校選拔優秀畢業生,經過專門培訓後,到福成公司實習,合格者將被招聘為正式員工。另一方面,從附近村子中挑選養殖技術過硬,肯學善思能吃苦的村民,直接招聘為員工。當然,這些人還是需要進一步的培訓。李大山特別提醒劉福,要多關注丁零人中的優秀者,一則是丁零人確實對養殖很有天分,二是多些自己信得過的人,他對福成公司也放心些。
而農場的另一重要資源——地熱,。李大山準備開春時和靈石農場同步開發。樓坪村置換出來的土地以及其他購買的土地,只是像日新村的土地一樣進行了治理和保護,一直都還沒有利用。最初李大山是想利用地熱開發休閒旅遊,但是現在有了超級置換器,他很不喜歡自己的周圍充滿了陌生人,這樣讓他很沒有安全感,所以他最後還是放棄了這一想法。不過,地熱資源非常難得,李大山還是想把它開發出來,用來改善全體員工的取暖設施,以及牛羊等牲口的圈舍環境。以後,還可以建造大規模的溫室,種植熱帶花果或是用來做實驗。反正以後,學校就在旁邊,多給那些教師和學生提供一些研究環境總是好事情,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出個讓人驚喜的科研成果。
沒過多久,劉福就從附屬村子裡挑選了300名新員工。。這些人大多學習養殖技術較快,同時實踐能力也比較突出,經過福成公司負責指導農民養殖的人員的認真挑選,再結合他們的養殖成果評選出來的。特別是丁零人表現尤為優秀,300人他們就佔了100人左右,要知道整個挑選範圍多達幾千人,而丁零人不過600多人,其中還有幾十個最優秀的村民在“化工廠”那邊上班。對這個結果,李大山還是比較滿意的,別村的人他不是很瞭解,但是從選出來的丁零人來看,都是平時表現比較好的村民,所以他還是很放心的。
雖然冬天還沒有過去,但是李大山已經在謀劃靈。石農場的改造工作。由於那塊土地非常貧瘠,長期以來沒有得到上級的任何關注。雖然有一萬多人在那裡生活,但是由於經濟基礎很差,而且地域太過廣大,所以境內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可以說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就沒有投入過資金進行維護。很多設施都還是解放以後,在各級關心和支援下,廣大農牧民無償投工投勞建設起來的。其中最典型的就屬連線省道的兩條公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