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4 / 4)

文化很感興趣,或許在美國人的經濟觀念裡,文物也只是商品之一,能自由買賣,自然也可以出口,所以到了中國的第三年,他就偶爾做一些暗地裡的文物走私活動,那一年他才十九歲。

裘德考的走私生意一直做得很小心,生意做得不大。那時候有兩種走私商,一種是流水的營盤,走的量大,但是出價很低,玩的是成一筆是一筆的買賣,風險很大。而裘德考是“打鐵的買賣”,也就是出價高,東西要得少,但是很安全,來一筆成一筆。他這樣的做生意方式,很對爺爺的胃口,所以當時爺爺和他的關係很好。

但是裘德考這個人並不是一個值得交的朋友,從心底裡,他並沒有把爺爺當成是朋友,甚至他沒有把爺爺當成是一個和他平等的人。我爺爺在事後知道,在私底下,他稱呼我爺爺為臭蟲。

1949年長沙解放,國民黨全面潰敗,之後是1952年,教會開始退出中國,在中國滯留的很多美國人都開始回國,他也收到了教會的電報,讓他在安全的時候返回。

他意識到自己在中國的生意要告一段落了,於是開始做相關的準備工作,轉移了自己的財產。在臨走之前,他又有了一個險惡的念頭,他和他的同黨開始大肆收購明器,用中國人信賴老關係的心理,以極其廉價的定金捲走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就有我爺爺的戰國帛書。

當時我的爺爺並不肯賣這一份父輩們用命換出來的東西,是裘德考謊稱這些錢會用來開善堂,爺爺感覺這是積德,才勉強出手的(當然這是我爺爺自己說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看他這樣的人不太可能有這種善心)。

在這些貨物全部上船之後,裘德考知道這批人中有一些並不好惹,為免留下後患,在船上拍了一封電報給當時的警備處,將我爺爺等大概十幾個土夫子的形跡全部漏給了當時的長沙解放軍臨時駐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