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時代,首先就需要融入這個時代。
不知不覺,碼字已經超過兩個月,在寫書之前,隱士幾乎沒有任何存稿,渾渾噩噩的上傳了一章。現在本書已經二十多萬字,成績當然非常差勁,收藏不足四百,幾乎失去了上架的可能。如果以金錢來衡量,隱士每日的辛勞幾乎算是無用功。
所幸還有不少朋友願意觀看,每天投推薦的朋友也算不少,作者也感到欣慰,才能有動力每天更新。感謝這些天來打賞的書友,感謝投票的書友,感謝發帖評論的書友,謝謝你們長期對作者的支援。
第六十四章夜襲
漆黑的密道非常狹小,很難容納下超過六百名士兵。
劉宣親自來到孫家莊偵察了地形,決定大部分戰士藏身在地道中,剩下的一部分,則隱藏在孫家的莊園之內。
因為前幾天打了敗仗,張應昌這一路之上都非常小心。尤其是紮營的時候,更是要再三查探地形,這一個特點,已經被跟隨襲擾的騎兵營查探清楚。
因為密道狹小,藏不下六百人馬。劉宣也只能讓一部分戰士藏身在孫家莊附近,而面對探哨頻繁的官軍,這樣就有了很大的可能暴露目標,讓緊隨其後的張應昌提前警覺。
面對這個難題,劉宣思索了片刻,想出了一個辦法,他隱藏不下計程車卒藏在孫家祖宅之內,在裡面死死地堵死了祖宅的大門,讓藏身在裡面計程車卒噤聲肅靜。
劉宣然後挑選識字計程車卒,收集了一些破舊的白布,高高挑在村莊的周圍,上面用漆黑的毛筆字寫上了:“此地遭瘟,蔓延橫行,死傷甚重,村中百姓皆以離去,閒雜人等請勿靠近,以免言之不預。”
官軍之中讀書人雖然很少,有功名的讀書人更是鳳毛麟角。但是卻不缺乏能認識些字計程車卒,因為劉宣寫的通俗易懂、比較簡單,應該能讓一部分士卒看懂。
以明代百姓對於瘟疫的懼怕,心中一定有所顧忌。即便不是繞路逃跑,也肯定不敢仔細搜尋。這樣一來,劉宣麾下計程車兵暴露的風險也會大幅度降低。
況且因為連年旱災,從天啟七年陝北就已經生了亂象。百姓因為饑荒,紛紛淪落為流民,人口的死傷也非常慘重。
因為土地乾旱、幾乎毫無水分,加上屍首不能很好的掩埋,整個陝北之地已經流行起了一些小規模的瘟疫,所以像孫家莊這樣情況,在陝北之地也非常普遍。
其實從崇禎繼位之後,幾乎年年爆發瘟疫,從崇禎六年開始,崇禎七年、崇禎八年、崇禎九年、崇禎十年、崇禎十三年、崇禎十五年、崇禎十六年。幾乎每年都要爆發一次大規模的瘟疫。
尤其是崇禎十六年的那一次,更是爆發了全國範圍內的鼠疫。死於這一次瘟疫的百姓因為兵荒馬亂已經無法計數,但是可以肯定遠遠超過百萬人。
明末的時代之所以瘟疫頻發,其實真正的核心還是社會問題,因為官府的狠毒壓榨,加上常年的天災**,百姓沒有活路只能淪為無家可歸的流民。
而流民的生活條件沒有一絲保障,所以就有了死於荒野中的無數屍身。這些流民的屍體,因為無人掩埋,很容易引發各種瘟疫。
加上明末處於小冰河時期,迴歸線南移,平均氣溫下降4到6攝氏度,氣候寒冷。草原植被南移,大量的齧齒動物跟隨南下,這些齧齒動物帶來的鼠疫病菌,更是加快了瘟疫的傳播途徑。
官軍很快就匆匆趕來,開始他們並沒有發現這些警示布條,橫衝直撞的在孫家莊內仔細搜尋。
不大一會兒功夫,這些布條很快就被不少士卒發現。一些識字計程車卒認出了這些文字,臉上終於露出幾分惶急之色。他們仔細商議了片刻,終於引發了心中的恐懼,丟棄了武器鎧甲,驚慌失措的逃離了孫家莊附近。
等官軍探哨逃離了孫家莊,李旭升心中稍微有些憂慮的說道:“姐夫,我們這樣做,會不會衝撞了瘟神爺爺,讓他降下瘟疫懲罰我們。”
劉宣輕鬆的拍了拍李旭升的肩膀說道:“放心吧旭升,你姐夫我是天命所歸的一代王者,即便世界上真有瘟神,他也要跪伏在我的腳下。”
“如果他要怪罪,就讓他怪罪與我,一切與你們無關。”
李旭升見劉宣自信滿滿,好像有著極大地信心,心中也帶上了幾分堅定,對於劉宣這番話也相信了幾分。
畢竟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劉宣既沒有親族幫扶,也沒有朋友依靠,就闖下了如此大的名頭,手中也有了不小的家底。如果真是天命所歸,那麼一切都能說得通了。
等官軍慢慢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