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
“第三,打仗征戰,繳獲的財物要歸公,一律不準藏私,戰後論功行賞,也會做到公開公正,誰如果敢私藏財物,杖責三十棍,插箭遊營。”
“第四,戰兵打仗之時,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能無令後退,膽敢後退一步者斬,隊長退後,革職斬首。”
“第五,從今天開始,每日的糧食會定量發放,戰兵每日糧食一斤,後勤營壯丁七兩,傷員七兩。老人,婦女,十二歲以上少年六兩,十二歲以下少年每日三兩。”
“後勤營也要分組整編,以家庭為單位,三到四十人編為一隊,李旭通,孫登二人各為隊長,每日到我岳父那裡領取糧食,後勤營中,隊長以上的人員,糧食按照戰兵領取。”
“第六,從明日開始,戰兵每日學習操練之法,不能無故缺席,更不能心中怠慢,誰敢違反規矩,杖打十棍。”
“今日的規矩,我會寫在紙上,每日夜間,我會連續朗讀三遍,十日之後,務必讓大傢伙牢牢記住,免得被人說成不教而誅,後勤營隊長,戰兵隊長也要樹立表率,不要帶頭違反規矩。”
劉宣將這些規矩一一講來,然後對著幾位核心人物開口說道:“岳父大人,兄長,趙大哥以為如何,有沒有什麼要補充的問題。”
劉宣與李昭雲,李旭中已經算一家人,今天早已經暗中商量過這個問題。
一開始劉宣的規矩眾多,足有三十一條,還是李昭雲提出意見,認為百姓大字不識一個,立下如此多的規矩,反而一個也記不住,不如精簡一番,劉宣想了片刻,覺得李昭雲說的非常在理,才改成了六條。
這些規矩雖然少,只有六條,但是內容卻非常豐富,包含了軍紀,法律,物資分配,人員管理等方方面面,如果能一直實施下去,劉宣這隻隊伍的紀律也會更加嚴明,戰鬥力也會慢慢壯大。
一支隊伍,紀律是最重要的東西,是這隻隊伍核心的靈魂,只有在建軍的初期,紀律問題也是最好抓,最容易解決的問題,一旦這支隊伍軍紀敗壞,暮氣沉沉,到時候如果再想嚴明軍紀,只怕是千難萬難了。
趙魯這個人,其實是現在劉宣這隻隊伍中影響力最大的人,他的這股流民,也是劉宣隊伍中人數最多的一夥,足有九十餘人,這一夥流民,因為同出鄉里,自然非常團結,儘管他們剛剛出來,還沒見過任何市面。
這一夥流民,領頭的共有四五人,除了趙魯之外,剩下的都是一些平庸無能之人,所以劉宣才提拔趙魯充當戰兵隊長,用來拉攏人心。
劉宣想要立下規矩,就必須取得趙魯的支援,趙魯見劉宣這幾條規矩條理清楚,光明正大,當然沒有反駁的道理。
況且這些流民雖然人數眾多,但是戰鬥力的核心還是李旭中,李旭升,劉宣,李昭雲四人,即便投降的官軍陳鐵牛,楊守義,白富貴,戰鬥力也遠遠強過沒有見過血的普通流民。
尤其是陳鐵牛,本來就是官軍斥候,還是頗有本事的,如果不是驕傲輕敵,被李旭升埋伏,也不會輕易被俘。
見趙魯沒有意見,劉宣將這六條規矩連續大聲朗讀了三遍,讓眾人都聽得清清楚楚,才安排了值夜之人,讓大家安心睡去。
這些值夜之人,劉宣沒有用一個今天來的青壯流民,反而用了趙魯手下的兩個士兵,另外兩個後勤營的老弱也被安排成暗哨,避免發生不測。
就連李旭中,也是假裝熟睡,其實正在暗中戒備,畢竟劉宣與這些流民相處的時間還短,並不能完全放心。
就在劉宣昏昏欲睡之際,只見營中突然發出一聲慘叫,劉宣猛地驚醒,匆匆披上衣服,拿上藤牌刀劍,來到李昭雲的茅屋,見李昭雲父子也匆匆起身,劉宣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眼見營中突然亂糟糟的一團,如果不當機立斷,只怕會有炸營之禍,劉宣大呼一聲:“大家不要亂,這個時候,越亂越糟,先點起篝火,看看發生了何事。”
“大家各自留在自己的帳篷裡,全部不要動,戰兵營隊長,後勤營隊長全部出來,點起篝火。”
劉宣剛剛任命的隊長,不是英武敢戰之人,就是在流民中威望很高之人,就是後勤營中,李旭通,孫登二人也是能寫寫算算的讀書人,有了這些骨幹呼應,營中燥熱的氣氛很快安定下來。
劉宣與眾人點起篝火,很快就發現了倪端,原來今天三個剛剛加入的流民,居然搶走了兩匹騾子,騾子上面還馱著二石糧食。
這些人進入馬圈之時,被暗哨的老弱發現,其中一人大喊大叫,被這些流民用石頭砸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