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的一本名為《完美之物》(The Perfect Thing)的書中描述了一些“戰爭”。在這些戰爭裡,擁有iPod的人將他們的數碼音樂播放器刺入另一個人的臉中以此證明他們有多時尚。在20世紀80年代,當“復古收錄機”和“行動式收錄機”流行時,你非常容易向他人宣揚你的音樂品味(事實上是不可避免的)。但當雙耳式耳機將這些音樂象徵擠出街道而直接進入我們的頭顱時,我們便失去了這種表達方式。儘管沒有放著Fat BoysFat Boys是早期最成功的HIP HOP團體之一,三位重量級的成員體重加起來超過750磅,這也是他們名字的由來。的說唱歌曲穿過地下道的汽車擾民,但iPod的顯示屏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讓別人知道了現在是什麼在搖擺你的世界。 。。
第一章 身份標籤:海報、照片、飾品(4)
現在我們的播放器可以讓你在無線區域網內向他人宣揚你的音樂品味。被稱為“無線共享”的設計讓你能夠與擁有可相容播放器的那些人分享歌曲,也可以用它來檢視別人的音樂收藏和播放清單。正如我們將在第7章中談到的,只需匆匆一瞥某人的音樂集子,你就能快速瞭解他/她的個性、政治觀點與藝術愛好,甚至是對酒的偏好。
在實際生活中,很難說一個身份標籤是“貼”給自己看的,還是“貼”給別人看的。馬丁?路德?金的海報可以加強你的自我認識,也可以讓別人瞭解你的價值觀。但有必要區別看待這兩種身份標籤,因為他們表現的是不同的動機。例如:這種區分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公共區域和私人區域的差別。在一個人家裡,是什麼把玄關、餐廳、客廳和次衛這些肯定會被別人看見的地方與臥室、書房或主衛那些需要較高安全感的空間區分開來?可能有些帶宗教性質的影象,如十字架和猶太宗教儀式用的燭臺,是放在公共區域裡,而家庭紀念物則放在私人區域裡。或者,如果房間主人不是很在意家庭的隱私,並沒有把自己的精神身份看得很私密,結果可能就相反了,他會把那些影象象徵藏起來,而大家只能看到他的家庭照片。
對窺探者來說,發現這種區別是很有價值的,因為它們暗示著一種自我的分解。一些年前,我的一位科學家朋友吉納維芙來城裡參加一個研究幹細胞的會議。我在一家酒吧與她不期而遇,當時她正與一位一同參會的神經生物學家聊天。這不是我的研究領域,這個會議上沒有我認識的人,所以我在選擇話題時顯得有點專橫,不像在自己專業圈裡談話時那麼有禮貌。因一時興起,我把聊天內容扯到了道德和宗教信仰方面,但我很快意識到吉納維芙的同伴變得異常沉默。這表明他與其他絕大多數的生物科學家們不一樣,他有很深的宗教信仰,但是卻一直對此保密——直到這些被無意間的談話所洩漏。原諒我的癖好,我開始忍不住想象這種不自在的分裂感在他的空間中是怎樣表現的——我可以確定的是他的研究室或實驗室沒有明文禁止任何信仰,但是秘密被發現似乎讓他發顫。我懷疑在他家的公共區域中不會有什麼精神象徵,可能我們只會在一些他感到相當安全的地方,如臥室或書房中看到。
所以,作為一個窺探者,你需要注意人們給自己的和給他人的訊號之間的差異性。但同樣也要留意差異性的缺失——偽裝的外表可能會滿足房間主人的自我認識——因為這不會表現出太多內在自我與外在自我的掙扎。有時,在一開始就呈現為公共場所的地方也會將私人空間囊括其中。許多辦公室就是這樣。正在修建的劇場將管絃樂隊的位置設在舞臺前方,在心理上就與舞臺後方的後臺分隔開來。在一個空間內,你可以利用這種公共和私密的區別來指導自己尋找身份標籤。在一間辦公室裡,一張桌子將辦公人員與來訪者分隔開。檢視一下桌上那些物品的朝向:伴侶和孩子的照片是對著他的嗎?(“作為這個美好家庭的一份子,我感到很自豪”)?或者這些照片是朝外的,主要是給別人看的?(“看看我漂亮的另一半,還有我的孩子。”)
另一個可以看到差異性的地方就是前院和後院的區別了。後院是愉悅和放鬆的地方,而前院是多數人向外界發表“宣言”的地方。如果你想掛一面旗子,掛在前院是有意義的,而不是掛在後院。當然,任何人經過都可以看得見的前院同樣也會有關於房主個性的線索。
在一項有意思的研究中,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的卡洛爾?沃納(Carol Werner)和她的同事們想研究我們是怎樣透過觀察人們的屋前裝飾來了解他們是否善於交際的。首先,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