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2 / 4)

小說:我的老婆是軍閥 完 作者:津夏

音,即“改道”和“複道”,主張黃河改道山東或主張黃河恢復從江蘇入海。

地方上,自然是山東人強烈要求複道,而江蘇主張改道。

實際上,隨著時間推移,複道已經越來越不可行。

自黃河改道,從55年到去年62年,年年黃水氾濫,如果葉昭記憶沒錯,歷史上黃河改道後,從55年開始,以後的30年間,只有3年沒有黃災,其餘年份“無歲不決”。

現今之提案是葉昭拿的主意,要政務院合議後完善,成立“黃河治理委員會”,撥專款用來休整黃河兩岸堤防,以後的十年,每年帑項高達五百萬銀元。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黃河剛剛改道,肯定要經過若干年的沖刷和人為的約束才能漸漸形成新的河道。

水利工程,葉昭無論如何也會下重本錢,當然,對治理委員會的監督要極為嚴格,這些銀子是夠用的,但若如前朝般將治水銀子從上到下層層貪墨,那可多少錢都打了水漂。

希望今年的洪災會小一些。

葉昭現今也只能祈禱,想立馬就根治黃河是不可能的,剛剛改道,河道未成,甚至未來三五年間,自己都要做好黃災氾濫的心理準備。

又看下面的摺子,則是幾家商人包括一位英吉利商人合股成立鐵路公司,修建北京到奉天鐵路的摺子。

實際上,這摺子已經被葉昭駁回過一次。

北國修建的鐵路,採用的是法蘭西窄軌,與南朝的標準鋼軌不對口,因為有北國半途而廢的鐵路地基和數段鋪設完畢的鋼軌,開始這家鐵路公司也準備用窄軌,隨即被葉昭駁回。

新的章程,自是捨棄了窄軌論,成本也就陡增。

話說回來,北國原來的鐵軌固然不能用,但路線早就規劃好,村莊搬遷,修路架橋,基本構架已經完成,怎麼都比另起爐灶快捷方便許多。

銀子啊銀子,葉昭搖著頭,捻起宣州剛剛進貢的紫毫,在摺子上寫了一行小字。

紫毫毛體略硬,講究尖如錐兮利如刀,對於葉昭這個習慣寫硬筆字鋼筆字的人來說,自是最合適不過。

“皇上,仁壽到了。”殿外侍從稟告。

“哦,宣他進來。”葉昭放下了手上毛筆。

不大一會兒,腳步聲響,引領仕官在前,睿親王仁壽在後。

“奴才給皇上請安。”睿親王恭恭敬敬跪下磕頭。

葉昭微微頷首,道:“賜座。”

旁邊自有人搬來軟墩,睿親王謝恩,這才落座。老爺子已經五十多歲了,身子骨尚好,面相紅潤,氣度不凡。

葉昭捧著金絲茶盅抿了一口,說道:“有這麼件事,治黃災的事兒你得著信兒了吧?”

“是,奴才略有耳聞。”睿親王微微躬身。

葉昭道:“你怎麼看?”

睿親王臉上明顯有些錯愕,自不會想到葉昭會突然叫他在政事上發表見解。

沒做好功課,老頭明顯有些窘迫,說:“奴才不敢妄言。”他本就不大明白這些事兒。

葉昭就拿起那道治河的摺子,道:“你先看看這個。”

旁側自有侍從接過,轉呈給他看。

睿親王恭恭敬敬接過翻看,隨即就心下嘆口氣,新朝和前朝委實大不同,魄力非凡,皇上治水,不但設立辦差衙門,而且一定就是十年綱要,比之前朝臨時抱佛腳,四處籌備銀子,可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你看如何呀?”葉昭笑著問他。

“皇上聖明,奴才除了讚歎,還是讚歎。”睿親王合上摺子,連聲稱讚。

葉昭笑道:“有這麼個差事交給你們議政院來辦,這新設的治河衙門,各筆款項,都要你們議政院來監督,銀子花哪兒了,怎麼花,一筆筆都要核實,都要查的門清兒,要少了一筆銀子,我就拿你是問。”

睿親王一呆,說:“這,就怕奴才糊塗,辦不好這趟差。”這也太不可思議了,莫非皇上見自己賦閒無事,疑自己等心有怨言,特意試探來的?雖說議政院數百議政使中,南邊的恩平尉佔了大多數,可那畢竟都是布衣,而治河是何等重任?那治河衙門各個都是新朝能吏,幾時輪到自己等人插手了?

葉昭道:“你太謙遜了,這事兒啊就這麼定了,不過話說在頭裡,工程上你們不要指手畫腳,只管監督銀錢用項就可。”

值此,睿親王才知道皇上不是在試探自己,呆了呆,急忙跪倒,感激涕零,用力磕頭:“奴才敢不效死命?!”

葉昭笑道:“好了,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