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對於西俄,德國人應該不會再抱有什麼同情態度,從與奧匈帝國中主導民族奧地利人同樣是日耳曼人的同族同種的淵源來說,德國人的傾向已經不言而喻,更莫說三國剛剛簽訂《北京協定》,俄國人的行為莫過於給了三國一記響亮的耳光。
“威廉王子與國內通電,德皇與俾斯麥首相都認為,我們三國應該對這次卑劣的刺殺行為採取同一立場。”費賀煒自然知道大皇帝召他來不是閒聊家事,是以很快就轉入正題。
葉昭微微頷首,對這點他早已預見,他關心的是另一件事,阿富汗戰事令英國人大為惱火,初期的緘默之後,駐北京公使已經向帝國政府提出抗議,認為帝國在阿富汗的戰爭會影響印度西北部的和平與安寧,要求帝國立即撤軍,由中、英、阿富汗三方談判和平解決爭端。
同時在德國,英國人已經透過威廉母親的關係遊說德國人放棄全力發展海軍的計劃,威廉的母親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公主,此時花大力氣來維繫兩國之間不要走向對抗,倒也不能小覷她的能量,雖然從長遠的地緣政治來說,兩國間戰爭幾乎不可避免,除非德國人放棄要求“陽光下的土地”,放棄對歐洲大陸霸主的追求。但在短時間內,兩國關係自也是分分合合冷冷暖暖的曲線。
“陛下,我們會與英國開戰麼?”費賀煒猶豫了半晌,問出這麼句話,委實是新生代官員,何況他署理外務,總希望心裡有個譜。
葉昭笑了笑,倒也沒用天下大勢變幻莫測那一套來搪塞他,微微頷首道:“早晚會有一戰,只看何時到來罷了,也許三五年,也許三五十年,也許,就在眼前。子恆啊,這一戰必定是決定國運之一戰,我們逃不開啊!”
費賀煒默默點頭,沉默了一會兒道:“只恨臣一介書生,不能為陛下上陣殺敵!”
葉昭笑著擺擺手道:“你就不必妄自菲薄了,若對外關係疏導得當,勝似十萬雄兵。”
費賀煒啪的站起,躬身道:“臣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此時,恰好從暖閣外走入一俏麗美婦,筆挺的深紅色套裙勾勒出柔軟腰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