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部分(4 / 4)

小說:我的老婆是軍閥 完 作者:津夏

賠款,還獲得了領事裁判權等,以一個完全勝利者的姿態結束了世紀初俄伊戰爭的局面。

從拿破崙時代起,英國、俄國和法國在伊朗博弈數年,但伊朗人如同當初大清一樣,對歐洲局勢和列強實力對比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直接導致伊朗無論是策略上還是行動中都無法做到主動改變和靈活應對。例如與俄國簽訂喪權辱國的古列斯坦條約時德黑蘭政權根本不知道沙俄在當時的歐洲已經是日薄西山;伊朗在妄圖依靠英國的力量來抵制俄國的威脅時,沒有認識到英國出於與俄國的傳統友誼和經濟聯絡以及它們存在共同的敵人法國,英國在面對與伊朗聯手抵制俄國時必會慎重考慮,甚至存在犧牲伊朗部分利益以維護歐洲大陸戰略需要的可能。

總之一系列戰略失誤之後,伊朗滑向了殖民地的深淵,二十年前,英國對伊朗發動戰爭後,英國、奧匈帝國、法國、美國相繼與其簽訂通商條約,獲得領事裁判權,各國商品最低關稅權等等條約,如果用葉昭知曉的國內名詞解釋,伊朗現今便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中國,則是世界諸強國中最晚將影響力擴張至伊朗的國家。

當今世界,漸漸有了三強俱樂部的說法,英國、德國和中國,當然,也有七強國的說法,便是英國、德國、奧匈、中國、法國、俄國和美國,俄國和法國雖然前些年剛剛戰敗,現在還掙扎著賠付數額巨大的戰爭賠款,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兩國在很多領域的影響力都遠遠超過了新興的美國。

而且隨著法國戰敗,英國和法國之間的友誼也與日俱增,兩國簽訂了“摯誠協議”,雖然不是軍事同盟性質的條約,但該條約為兩國解決了海外殖民地之紛爭,使得兩國關係走入了多年來最親密的時期。

同時,英國和德國都在提供財務支援俄國工業化,因為中俄之戰使得歐洲大陸一片混沌,英國漸漸走出了光榮孤立政策,開始正視歐洲大陸的穩定,同時,也不可避免與德國產生了矛盾。

但是,幫助俄國人走出困境都是兩國希望看到的,也都希望俄國能加入己方的陣營。

而與俄國矛盾最深的奧匈帝國,則對俄國的復興從來都不抱任何好感。

現今在伊朗,俄國和英國的明爭暗鬥早已成為過去,新興中原帝國進入伊朗,也使得各國在伊朗的利益瓜分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根據中俄之戰後的和約,俄國人不得在裡海擁有軍事型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