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不知道為什麼,對他的國家總是有些防範,或許因為自古以來,日本就沒對中原王朝真正臣服過吧。
細川韶邦現在要做的,就是不能令日本之國民經濟落於朝鮮之後,現今看,這個苗頭已經出現,如果能與美國通商,使得日本各港口成為中國與美洲各國貿易的中轉站,成為西洋人獨立打交道的國家,以日本國之位置,還是大有可為的,最起碼,不能令鯨海海域朝鮮一支獨大。
但細川韶邦知道,這個想法的出現便是在挑戰中原帝國的底線,區域經濟一體,中國人對於整個亞細亞經濟有他們自己的考慮,單獨同歐羅巴人交往是極為危險的,一旦被摒除在東南經濟體系外,所失遠遠大於所得。
細川韶邦只能小心翼翼的,在中國人的規則下為自己的國家爭取最大的利益,有時候,他不免就想起睦仁王子和王室,很久沒他們的訊息了,現今他們,生活的怎樣?歷史,又將對自己是怎樣的一個評判?
當看到殿中歌舞變幻,幾名日本舞姬在略顯悲涼的舞曲中翩翩起舞,細川韶邦嘴角不禁浮起一絲苦笑。
越南、緬甸、泰國是中南半島三強,三國之間時常征伐,恩怨不斷,現今三位國主同坐一堂,心情各異。
一百年前,緬甸人還曾經攻破泰國的都城,也導致了泰國大城王朝的結束和曼谷王朝的開始。
現今泰國國王拉瑪五世朱拉隆功,父親拉瑪四世熱衷西學,朱拉隆功的家庭教師是一位英國女教師,喚作安娜?列奧諾溫斯,是以在中南半島三強中,朱拉隆功或許是最開明的君主,現今他正考慮如何廢除國內的奴隸制度。
緬甸和泰國,靠攏中原帝國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為英國的威脅,就算現今同樣如是,從地緣從國民心理,中原帝國對於他們的影響,顯然遠不如朝、越、寮國和柬埔寨四國。
越南國主阮福洪任是葉昭的老朋友,葉昭在平遠大將軍任上時便在越南與他相識,他也是諸國君主中最專制的國王,因為中國人的支援,他並沒有嚐到歐洲人給予的太多苦頭,對於制度變革全然敵視,以前屠殺天主教眾,現今又開始殺害新教傳教士和教民,時常成為帝國與新教、天主教國家的談判目標,實則,也是帝國的政治籌碼吧。
若說葉昭想完全約束其行為,倒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有這麼一個爭端作為與西方國家議事時的籌碼,從政治角度考慮,對於帝國反而是有利的。
只是葉昭有時候想起那些人命,未免覺得自己骯髒,但卻只能嘆息而已,保護自己國家的利益和公民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