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丹島不必說,除了汶萊周邊,盡屬帝國之殖民地,同時加里曼丹島也有著極為豐富的石油資源,塞蘭島在東印度群島最東側,從航海貿易的角度認知,並沒有什麼商業價值,是以很快也落入了中國人手中,而且從其島嶼沿海發現了油田。
葉昭自然也不會放過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的油田,而與荷蘭人簽署協議之後,代表著印度尼西亞的所有油田都納入帝國囊中,實則以現在中國石油需求,只需蘇門答臘島的一處油田便可以解決,只是葉昭提起石油就興奮,恨不得把石油產地都圈在自己勢力範圍內。
而現今西方國家,石油工業發展最快速的是美國,英國勝和行在六年前吞併的標準石油公司,任命小股東洛克菲勒為CEO,開始了兼併全美石油公司的偉大旅程。
當然,任誰也不知道,財大氣粗的英國大亨威爾斯,他的勝和銀行會有中國皇帝一半的股份。
至於說荷蘭,和許多歐洲國家一樣,遠未認識到石油的重要性,在中國人承諾保護其商業利益並且承諾若第三國家侵佔荷蘭人在南洋的貿易利益,則中國人便視其為有敵意行為後,荷蘭人很快便在最新的友好條約上簽字。
()
顯然荷蘭人對於中英兩國的密約有所耳聞,而在英國人雷聲大雨點小也不願意與中國人撕破臉,或多或少在東方推行了綏靖政策後,中國毫無疑問成了南洋海域的國際警察,緩和與中國的關係,得到中國人的安全承諾在南洋變得極為重要,所以在與中國人簽訂了最新的友好貿易條約之後,荷蘭國內爆發的是歡呼聲。
葉昭又開始考慮西域鐵路延伸的計劃,最後還是掐滅了這個念頭,太超前了不是?有點本末倒置。倒是可以與奧斯曼帝國保持著友好的關係,靜觀其變,大多數西亞國家,都是奧斯曼帝國崩潰後獨立,這個世界因為自己的介入未來變成怎樣誰也不清楚,走一步看一步就好。
同時葉昭準備推動與美國人談判,禁止在太平洋特定海域捕鯨,其實以現今的捕鯨業加工技術,隨著石油工業興起,捕鯨業必然會衰敗,因為現今捕鯨,無非是照明劑和潤滑劑市場,這兩個市場已經在逐步被廉價的石油產品代替,捕鯨業衰落是必然的,等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人類發現鯨產品的新用途,鯨的種群才會面臨更大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