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面上大獲全勝,實則也不過如此,葉昭心裡有些發苦,自己不是講究面子工程的人,可現在卻驀然變成了面子外交,雖然很是激勵南朝國民士氣,可自己有苦心知,如果在後世,內情被憤青們知曉,可不知道會不會罵自己賣國賊,可現今也只能如此,這是自己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
只希望,自己的臥薪嚐膽會很快收到回報。
進了花姬所住的小院,葉昭還蹙著眉頭悶悶不樂。
“啊!”輕柔的驚呼,卻見院中,花姬騎著腳踏車,搖搖欲墜,葉昭急忙快步走上去,扶住腳踏車車把。
腳踏車是生產黃包車的車具機械廠設計鼓搗出來的,除了英倫那大小輪的腳踏車模型,葉昭自也透過黃文秀很是提點了一番,包括鏈條傳送動力,包括輪子大小,車輪輻條使用,車軸裡的滾珠等等,葉昭都很是做了番解說。
說起來這黃包車廠實際上應該稱為車具機械廠,開始只是生產新式馬車車軸車輪,農械器具,後來發明出了黃包車,生意立時一躍千里,而泰和行佔有其百分之四十的股份。
前兩天葉昭和黃文秀一細算賬,卻很是吃了一驚,算上罐頭廠玻璃廠,葉昭初始投資也不過十幾萬兩,現今這一核算控股廣州各廠各商行的股份,泰和行的資產卻已經超過了百萬兩,經營絲茶貿易的部分因為資金運轉週期長,還未計算在內。
而作為車具機械廠的大股東,葉昭聞得廠家技工又從英倫購得腳踏車,準備研發生產,自然就提點了一番。
現今英倫之腳踏車,前輪大後輪小,沒有腳踏板,更沒有鋼絲輻條來減輕腳踏車重量,至於鏈條、鏈輪就更沒有了,笨重無比,實在只是個人娛樂所用。
而在葉昭提點下,車具廠技工卻是很快鼓搗出了與後世水管車造型差別不是很大的腳踏車,甚至用了充氣輪胎,現今只有兩輛,一輛留在工廠繼續試驗,一輛卻被黃文秀送給了葉昭。
而腳踏車的名字,黃文秀言道車具廠準備定為“洋鐵馬兒”,本就是,有粵報文人見到車具廠的試驗車,就稱“西人有奇技;能以鋼鐵製兩輪兩角之怪獸;人乘其上;行走如飛。”
葉昭當然不會同意,咱自己發明的腳踏車,怎麼就成洋鐵馬兒了?金口玉言,定名為腳踏車。
腳踏車送來王府,葉昭試騎了一次,立時叫苦不迭,太沉了,比後世的腳踏車不知道沉重多少倍,只怕普通人一天也就能騎幾十公里,雖外形和水管車差不多,甚至按自己草圖還加了後車座,可這內裡的機械知識運用以及材料使用可就差的天差地遠。
不過好在還有改進的空間,聽黃文秀說,車具廠的技師甚至已經開始鼓搗腳踏車部件的機床,這就是一個進步。
其實縱觀歐美髮展史,社會發展可絕不僅僅體現在軍事科技上,看十九世紀後半葉就知道了,美國人鼓搗出多少與民生有關的小發明,而這一個個小發明,才是真正促進該國科技發展的動力,合奏起來,得以促進該國科技的大發展,從而推動軍事科技的發展,而絕不是悶頭鼓搗軍事科技軍事科技就會發展了,就算發展,也是肥皂泡,一捅就破,後繼無力。
葉昭希望國內也能擁有這種發展民生科技的良好土壤,雖說現在多是自己指點,更有洋人參與,但這種敢想敢做的氛圍早早的散播民間,就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中國人,實則一直不缺乏創新者發明者,只是一直以來的社會結構制約了他們的思想和熱情,慢慢的,國人的思維好像越來越固化,甚至到了後世,教育也是那般機械。考試只是為了考試,題目夠難夠刁鑽,可這學的知識怎麼應用在實際生活工作中卻從不是重點。
今世,應該會有所不同吧。
這腳踏車,可就完完全全是中國技師的發明,看著它,葉昭本來有些陰霾的心情卻是亮堂起來,雖說短時間內這腳踏車也只有有錢人才買的起,但總有普及的一日,而且等過些日子實現量產了,倒是可以先給巡捕局的巡捕們配備一批。
花姬穿著彝族黑紅花紋服飾,及膝紅筒裙,露出一雙欺霜賽雪的纖細小腿,小巧精緻的繡花布鞋,令葉昭錯愕的是,柔美足踝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各刺了一枝嬌豔欲滴的玫瑰,紅花綠葉,一半露出,一半隱入繡花鞋中,加上黑柔柔及股長髮,清美無限中散發的小小妖媚,令人目眩神迷。
“葉大哥!”花姬從腳踏車上跳下,一臉的驚喜,隨即忙又怯怯的低下頭。
葉昭笑道:“練車呢?”腳踏車自然是葉昭令人給送來的,花姬閒著無事也算個玩具,而對於花姬來說,自然是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