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廠的分紅,她非要將地契交給葉昭,葉昭也沒辦法。
說起來錦二奶奶倒是慧眼獨具,將來韶州到衡州的鐵路架設之後,雖鐵路會走東南郴州,但臨武卻也距離交通樞紐不遠,加之此地小煤窯眾多,在此買地極有發展前途。
葉昭來到這湖南邊界,名為看地交接,實則自是要真正看看湖南的農村生活態勢,見微知著,葉昭也知道,自己對這個時代農村的印象更多是從歷史資料而來,加之道聽途說和一些想象,有時候親身見到,往往和自己的想象南轅北轍。
而如何抓住民心,將粵贛的這套東西傳播出去,卻已經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了。
現今京城,六王不但辦新軍,更準備辦軍械局和船政局,在同歐羅巴諸國接洽中,考察買機器的使者都已經啟程,如此下去,只怕國內態勢會越來越複雜。
再不加快腳步,怕就要被六王遠遠甩在後面,畢竟廣東工商業剛剛起步,江西更是百廢待興,以兩地資源,又如何與整個大清帝國抗衡?若六王洋務運動卓見成效,那就更沒得比了。
從廣州來桂陽倒是用不了多少時日,韶州至廣州鐵路雖未全線開通,最南端還未鋪設完畢,但韶州到沙鋪已經通車,騎馬到沙鋪,換乘火車,到了韶州再換馬,也不過三兩日光景。
雙溪鎮,葉昭希望能真正瞭解下這個年代佃農僱工的生存狀態,而不是靠想象。
當見這位黑黝黝的中年男人自稱是劉阿喜後,葉昭對他微微一笑,回頭道:“把劉自禪的信和地契給他看。”
聽這位少年直呼劉老爺的名字,劉阿喜沒有覺得一絲唐突,反而覺得很自然,接過青袍漢子遞來的書信看了,隨便翻了幾本地契,劉阿喜忙雙手奉還,恭恭敬敬道:“請老爺跟小的來,查收劉家大宅。”
葉昭笑著點頭,和他並肩而行,問道:“這宅子一直你照看著是吧?”
“是,老爺去了長沙後,要小的住了東院,幫忙處理田地雜務。”
葉昭點點頭,道:“那就一切照舊,你呀,以後該怎麼辦還怎麼辦,就當劉孝廉在的時候一般。”
劉阿喜一怔,腳步慢了半拍,“小的,小的謝老爺好意,可小的打算離開雙溪村,若不是等老爺來,小的早就走了。”
葉昭微微點頭:“如此,人各有志,我也不強求,倒要麻煩你舉薦一位管事,本鄉本土的莊頭才好理事不是?”
“是,小的明白。”
說著話,卻見周圍衣衫襤褸的人越聚越多,雖然見葉昭侍衛氣勢不敢靠近,但卻都跟著走,眼睛急切的看著劉阿喜。
葉昭見狀就對劉阿喜道:“你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