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牧雲首先並沒有去動藏有九陽真經的《楞伽經》,而是先謄抄了一部《金剛經》和一部《法華經》作為掩護。
後來見無人懷疑,才挑取出達摩手書的那本《楞伽經》謄抄。為了怕少林寺僧人檢查,他沒敢將藏在《楞伽經》原本夾縫中的九陽真經一同抄下,而是憑藉他強大的記憶力將九陽真經默背了下來。隨後又抄了一部《大般涅盤經》做掩飾,這才向少林方丈告辭下山。
凌牧雲盤膝坐在床榻之上,平心靜氣,靈臺空明,開始運轉起九陽真經所載的內功心法,九陽真經的心訣要義靜靜的在他心中淌過:“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說起來這還是凌牧雲第一次修練九陽神功,之前他在少林寺中雖然已經將真經經文熟記於心,但出於謹慎起見,他在少林寺中卻沒敢嘗試修練,生怕引起少林寺中人的懷疑。雖然現如今少林寺處境艱難,但畢竟是千年古剎,臥虎藏龍,一時不慎就有可能露出破綻,所以直到已經逃出嵩山地界,凌牧雲這才敢真正的修練九陽神功。
九陽神功不愧是能夠與號稱天下武學總綱的九yīn真經相提並論的曠世奇功。九為天地極數,陽為兩儀之一,為天地自然之一面,九陽真經以九陽命名,就是寓意窮極天地陽剛之奧妙,其上武功之玄妙可想而知。
沿著九陽神功的行功線路搬運真氣,凌牧雲只覺得渾身暖洋洋的,就像是泡了溫泉一般,一股至陽醇厚的奇異真氣隨著意念的流轉絲絲產生,雖然在數量方面還因為初生的緣故遠遠少於凌牧雲之前修練而出的九yīn真氣,但在質上卻是毫不遜sè,絲毫不為九yīn真氣所融,另闢蹊徑,匯聚成一股融融暖流在周身經脈之中運轉流動。
隨著新生九陽真氣在凌牧雲的周身經脈之中運轉流動,沿途的竅穴頻頻鼓脹跳動,他只覺得有一股沛然力量充盈於四肢百骸,直yù手舞足蹈發洩而出,竟是在不知不覺間便沉醉於其中,靈臺空明,竟是進入了內加修練中難得的物我兩忘的奇妙境界。
“呼——”
也不知過了多久,凌牧雲才從物我兩忘的奇妙境界之中脫出,收功而起。收了功之後,凌牧雲只覺得jīng寧氣足,jīng力充沛,就好像剛剛飽睡醒來一般,內息如cháo,體內真氣增進不少,比之先前足足增加了近兩成。
凌牧雲不禁大喜過望,此時他修習九yīn真經易筋鍛骨篇中的內功心法已有半年有餘,內功已是小有根基,在江湖中已可躋身二三流之列,而這九陽神功才只修練了一次,就讓他的內力又增長了兩成之多,抵上他一個多月的苦功了,這讓他如何不驚喜?雖然這其中也有第一次修練效果顯著和物我兩忘境界奇妙的因素在裡面,但也足以讓凌牧雲對九陽神功生出濃厚的期待了。
就在這時,凌牧雲只覺頭腦一漲,卻是有一股資訊忽然憑空的湧入了他的腦海之中。已經有過幾次經驗的凌牧雲對此並不感到陌生,知道又是身負的遊戲系統再向他傳遞資訊,於是閉上雙眼,頭腦運轉起來,消化吸收此番湧入的新鮮資訊。
片刻之後,凌牧雲重新睜開雙眼,眼中閃過一抹驚異之sè。
原來此番湧入腦海資訊是系統給予他的提醒和jǐng告。簡單的說,就是由於凌牧雲以抄經為藉口上少林騙取了九陽真經並加以修練,使得原本應該在數十年後才現世的九陽神功提前現世,從而讓次位面shè雕世界的天道運轉產生了一定的變數,進而可能會對次位面世界中應運之人產生一定的影響,造成他的命運軌跡發生一定的變動。由於這一變化可能會對凌牧雲所身負的任務造成影響,所以破例對他加以jǐng示。
其實也是凌牧雲玩兒的有點大,如果他不是將可與shè雕世界第一奇功九yīn真經相媲美的九陽真經給弄得提前出世,也不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譬如之前他仗著對原著的瞭解窺習得重陽遺刻中所載的小半部九yīn真經,就沒有引發什麼意外的影響,因為重陽遺刻雖然也算是因為凌牧雲而提前現世,但重陽遺刻之上所燒錄的九yīn真經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現世,就不足以對天道運勢產生影響了。
在瞭解了資訊詳情之後,凌牧雲在驚詫的同時也有一些慌亂,畢竟對原著劇情的瞭解是他能夠在次位面武俠世界當中馳騁的最大倚仗和優勢,而系統的這一jǐng示卻無異於告訴他,他這一倚仗很可能會因此而消失,這就像是一個習慣了拄拐的殘疾人忽然被人奪去了柺杖,這讓他如何能不為之慌亂?
“應運之人?這既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