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對抗蓋爾貝……”
“關於迪斯迪亞的軍隊襲擊彷徨森林的行動,巴拉姆怎麼解釋?”
塞克斯介面。目前最棘手的局面,莫過於迪斯迪亞無視四國會談的決議,擅自派兵攻擊蓋爾貝。過去謝爾菲一再拒絕迪斯迪亞協同作戰的要求,就是為了釐清巴拉姆真正的意圖。
於是莉絲蒂念出書信中迪斯迪亞所回覆的內容:
“——這次在魔族之裡所爆發的衝突,起因為偵查部隊誤入魔族的部落,結果遭到魔族的攻擊,無奈之餘才被迫採取反擊的行動。”
莉絲蒂唸到這裡,氣得將手中的書信捏成紙團。
“這場偶發的戰鬥造成雙方的傷害,同時導致蓋爾貝片面的宣戰,本人僅代表迪斯迪亞表達遺憾之意……!”
接著又將巴拉姆署名的書信扔到一旁。
“那個四肢發達的傢伙,居然還想合理化這次的侵略行動?”
塞克斯的詫異更是激起了莉絲蒂內心的怒火。
“豈有此理……實在是太過分了!”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巴拉姆皇帝除了將迪斯迪亞的行動合理化之外,也沒有其他的路子可走了。”
魯提耶做出結論。
“否定曉月宣戰的正當性,才能替迪斯迪亞的軍事行動找到合理的藉口,同時也能替自己塑造被害者的形象,博得世人的同情。”
“進而指控具有同盟關係的謝爾菲與阿列古拉斯達,說兩國遲遲不肯派兵協助迪斯迪亞抵禦加害者的侵襲,是有違道義的做法……!”
莉絲蒂氣得咬牙切齒。
對於知道真相的人而言,巴拉姆的說辭簡直就是一派胡言。
但這卻又是合乎常理。在政治的舞臺上,真相往往被所謂的常理所淹沒。
四國會談的時候,強行推動和平協議的曉月就是最好的例子。
信奉利夏爾聖教的阿列古拉斯達向來以和平為重,不希望捲入戰爭的立場自然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謝爾菲跟迪斯迪亞同為監視部隊攻擊事件的受害者,立場自然跟阿列古拉斯達不同。如今戰事已經爆發了十天,謝爾菲卻遲未派兵參戰,國內的保守派已經發出不平之鳴了。謝爾菲的民主化運動已經步上常軌,女王的權力大幅削弱,若莉絲蒂繼續維持靜觀其變的立場,恐怕在君主制度完全廢止之前,謝爾菲早已分裂成兩個國家了。
……如果曉月向我們求援……
四國會談的結論享有國際間的約束力。只要蓋爾貝透過正式的外交管道控告迪斯迪亞的攻擊行動,謝爾菲或多或少也能幫上一點忙。
當然,莉絲蒂明白曉月為什麼不這麼做的原因。萬一蓋爾貝向謝爾菲尋求協助,無疑是將謝爾菲推上火線,正中巴拉姆的下懷。因此曉月只好宣佈自己成為魔王,單獨向迪斯迪亞宣戰。這麼做非但是為了捍衛蓋爾貝,同時也是為了保護謝爾菲。
因此莉絲蒂打定主意,說什麼都要回報曉月的好意。
“塞克斯,艾亞斯馬利那的調查報告出來了嗎?”
曉月在會議中費了一番工夫,才迫使三國同意針對監視部隊的攻擊行動重新展開調查,結果迪斯迪亞的侵略以及蓋爾貝的正式宣戰,讓查明真相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