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2 / 4)

軍事力,人民卻過著艱困貧窮的生活。

大部分的國土都覆蓋在沙漠之下,甚至連僅存的綠洲都逐漸被沙漠所吞噬。貧瘠的大地,孕育不出任何的農作物。

居住在面海區域的沿岸居民雖然可以捕魚維生,漁獲量卻逐年降低。

陸地上的農作物可以依靠人力栽培,海中的漁獲卻無法以人力增產。

位居要職的艾逢斯當然知道經濟面的窘困,然而抱持著和平主義的他,試圖以政治力以及國內外貿易解決這個問題。

至於巴拉姆,則是希望將蓋爾貝納入版圖。森林之國蓋爾貝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無疑是迪斯迪亞的烏托邦。為了解決本國的經濟問題、也為了取得佔領蓋爾貝的正當性,迪斯迪亞說什麼都必須親手打敗魔王卡留斯才行。

命令菲爾·巴奈特與邪龍薩哈克簽訂契約的用意也是如此。

取得國際會議主導權的真正用意,也是在於提升迪斯迪亞的地位,強化巴拉姆本人的發言權。

然而無賴勇者的存在,卻粉碎了巴拉姆的計劃。

曉月拯救了謝爾菲,一讓和平的曙光降臨亞列薩德。

然而換個角度來看,曉月卻奪走了迪斯迪亞唯一的希望。

因此巴拉姆孤注一擲,不再猶豫。

對於巴拉姆而言,這場戰爭是最後的希望,也是最大的豪賭。

即使蒙上侵略者的汙名,也在所不惜。

成為迪斯迪亞新任皇帝的艾逢斯,恐怕很快就會有所體會。

父親巴拉姆看似瘋狂的舉動,其實都是為了國家著想。

“——不過呢,就算真的打贏了,結果也是一樣的。”

波爾古笑了笑。如果迪斯迪亞贏得最後的勝利,阿列古拉斯達將向國際社會控訴迪斯迪亞的侵略行為。

如同迪斯迪亞的目的在於擴張領土,阿列古拉斯達當然也有所圖。

那就是人才。匯聚四面八方的人才,才能提升本國的技術力,同時藉由技術力的輸出,富饒國家的財政。

迪斯迪亞的強大,完全建立在巴拉姆個人的領導魅力之上。

如今文弱的書生取代英明神武的巴拉姆成為迪斯迪亞的皇帝,往後的政局勢必動盪不安,人民為了追求更安定的生活,紛紛離鄉背井流亡他國。這些流亡的難民當中,自然也包括了迪斯迪亞引以為傲的機械技術人員。

即將舉行國民選舉、蛻變成新國家的謝爾菲恐怕沒有餘力成為這些難民的寄託與希望。

然而阿列古拉斯達卻擁有廣為亞列薩德所接受的心靈寄託,那就是利夏爾聖教。

“讓我們接納這群迷途的羔羊吧。”

無論是迪斯迪亞的難民、抑或是對於政體的改變感到十分不安的謝爾菲人民,阿列古拉斯達都敞開大門歡迎他們。這也是最實際的人道救援,更可以趁機向兩國賣個人情。而且獲得大量的信徒之後,利夏爾聖教的勢力將會更加的強大。簡而言之,阿列古拉斯達雖然並未參戰,卻得到了最大的戰果。

“——對了,提到誤會……”

米蘭達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臉上不禁露出俏皮的笑容。

“關於雷恩復活的事件,謝爾菲似乎認為那是巴拉姆一手包辦的陰謀。”

“好像是……也罷,沒必要節外生枝。再說死人也不會說話,倒也省去了一些麻煩。”

波爾古輕拂長鬚,愉悅地眯起雙眼。

利用禁咒讓雷恩復活,確實是巴拉姆的傑作。

然而盜走雷恩遺骨的人,並不是巴拉姆。菲爾·巴奈特破壞墳墓的行為只是為了洩憤。當時巴拉姆恨不得立刻將美兔帶回亞列薩德,菲爾又異常地憎恨雷恩,兩人都不可能盜走他的遺骨。

既然如此,到底是誰將雷恩的遺骨交給巴拉姆?

菲爾破壞墳墓一直到謝爾菲發現此事,只隔了非常短暫的時間,是誰在這段時間盜走了雷恩的遺骨?

掌握所有的狀況、採取靜觀其變的態度、最後從中得利的人又是誰?

沒有人知道——除了本人之外。

波爾古雷姆·阿列古拉斯達四世,無比得意地笑了。

“曉月,謝謝你拯救了亞列薩德。”

接下來只要相準時機,將真相公佈於世即可。把柄實在是太多了。

五年前那場悲劇的真相。

監視部隊遭到攻擊的調查結果。

以及雷恩·艾斯帕利歐參與這場戰爭的驚人事實。

這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