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你家掛鐘挺漂亮,不過不像是市面上售賣的,哪來的?”
“我印象裡好像是父親自己做的。”
“伯父好手藝啊!”趙欣誇道。
我無奈的搖了搖頭:“手藝是不錯,可夜深人靜的時候,掛鐘滴滴答答擺動聲和整點報時聲音,聽著睡不著覺啊!”
趙欣說:“你不懂得欣賞藝術和這種聲音妙處;曾為慈禧太后畫肖像畫的美國女畫師凱瑟林·卡爾在《禁苑黃昏》一書中寫道:慈禧太后的臥室裡,床的架子上放了15架正常運轉的鐘,它們滴滴答答地走著,報時訊號又絕對不同時敲響,足以將一個神經質的歐洲婦女逼瘋,可是太后好像一點沒有神經質。”
“是嗎,難道說這玩意是用來修煉一個人的意志的?”我不經意的回頭看了看牆上的掛鐘,眼看著左右擺動的鐘擺,突然覺得有些什麼地方不對勁,但是具體也說不出來到底那裡不對。心裡正納悶,韓寧突然拍了拍我肩膀問道:“老李,你家的掛鐘鐘擺好像掉漆了?”
我來到掛鐘近前,果然,鐘擺的邊緣顏色有些淺淡,怪不得自己覺得有些不對勁,我一直以為這東西應該是實心不鏽鋼製品永久不壞,怎麼會掉漆呢?起身將掛鐘從牆壁上摘了下來,放在桌子上,三人不約而同圍攏過來。
這是我第一次仔細觀察這座掛鐘,大小跟鞋盒子一般,側開門,外面罩著一層玻璃,除了銀灰色的錶盤和紅木色彩的外殼之外,那有規律搖擺的鐘擺聲顯得十分悠遠。
屬鐘擺的邊緣的確有些掉漆,就好像脫落的雞蛋皮,取下鐘擺,發現玻璃鐘擺表面其實是一層薄薄的金屬塗層,用手颳了刮,金屬塗層竟一點點脫落下來,更令人奇怪的是,塗層下面並非想象中的金屬材質,而是透明的橢圓形玻璃。
三人面面相覷,隱約覺得這鐘擺有些古怪,將玻璃鐘擺表面的金屬圖層擦掉,底下是一塊橢圓形的透明玻璃,好像小時候玩兒的放大鏡。我忽然想起當初父親安裝鐘擺的時候十分小心,難道說這塊玻璃狀的東西很重要?
“這是一副眼鏡!”趙欣漫不經心的說道。
“什麼意思?”韓寧嚴肅道。
“古代西方有些把戲,把文字寫在紙上,卻無法用肉眼看到,必須透過佩戴特殊的眼睛才能解讀,完全利用了光線折射原理。”趙欣頓了頓,“殘卷和玻璃鐘擺之間肯定是由某種特殊的光線連線,殘卷上攜帶特殊光譜,必須使用特殊的玻璃折射才能完整呈現,這種設計無疑是既隱蔽又先進,可謂是安全性和便捷性完美結合。”說著一把抓過橢圓玻璃,放在殘卷上面,緊接著,趙欣彷彿發現了新大陸一般,驚呼道:“太不可思議了,我這是在看電影嗎。”
我趕緊湊了過去,透過橢圓玻璃鐘擺看殘卷,頓時大吃一驚。殘卷書頁上傳來了一個個閃動的場景,隨著玻璃鐘擺的上下移動,裡面的影象也發生著變化,真的像看電影一樣。
畫面內容有些撲朔迷離,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巨大的宮殿,雄偉無比,好像西藏的布達拉宮,不過規模小了些,自此之後的畫面似乎都是以宮殿為基點進行拍攝的。先是遠處的一座不算高大的山嶺,形狀有點像一個不規則的四邊形,半山腰是一座巨大的瀑布,瀑布奔流不止,彷彿能聽到水砸到地面的巨大響聲。山腳下是一片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時不時的有一些大鳥從樹冠上飛來飛去。透過原始森林,隱約可見的是泛著紅光的芭蕉葉,這些芭蕉葉被樹葉遮擋變成了一個個紅點,但仍然沒有削減血紅色帶來的恐怖震懾。
再往後面除了一些類似的風景之外,沒有其他任何有用的資訊,因為只有十幾頁,所以影象就此終結了,然而,就在我收起殘卷一瞬間,玻璃鐘擺裡閃過令人吃驚的一幕。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幻覺,我看到了一抹紅色在空中飄蕩。
第八章 倫德水庫和陸家村
反覆檢查最後幾個鏡頭,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幻覺,我看到了一抹紅色在空中飄蕩。反覆調整影象的位置,終於定格在拍攝者的胳膊上,果然,是一條紅束帶,是red無疑。
因為畫面十分顛簸,所以那一抹紅色也就是一閃而過,開始我不得其解,仔細觀察這些影象,才漸漸發現了其中的奧秘,橢圓玻璃鐘擺投射出來的畫面,像是某人利用手持攝像機拍攝的,這些影象利用某種技術被植入到這本殘卷當中,最後在透過玻璃鐘擺顯現出來,畫面之所以點播,是因為拍攝者是想要將攝像機收進書包。
我對趙欣和韓寧說:“看來red出現在黑巖嶺並非偶然,他跟這一切似乎有著某種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