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針對無庫存管理的說明中,有兩點是非常重要的:
? 首先從哪裡壓縮“不該有的庫存”
? 不能因為閒著沒事就多做一些“預備著”
怎樣在每一天的具體工作中,徹底貫徹這樣的理念和規定呢?——答案就在持續推進準時化生產。
壓縮不該有的庫存就是“以最終產品為準”,所以就不允許向生產線投放更多的原材料;因為“不能早”,就意味著不能先做出來“預備著”。同時因為每一項操作都有嚴格的時間限制,所以什麼時候“閒著沒事”就會變得很清楚。
準時化與系統化
一根細細的鋼絲,在琴上被緊繃起來後被稱作“琴絃”。在不同的位置上按住鋼絲然後撥動它,就會發出不同的音高。反過來講,根據音高的不同就可以判定按住了鋼絲的哪個位置在撥動。
同理,一條生產線在“準時化”的要求下被緊繃起來後,在不同位置也會產生不同的問題。這也就意味著:在生產線的不同位置發生的問題就變得更加容易判斷,更加容易發現。
這樣一條被緊繃起來後的生產線,就成為可以持續發現浪費,並有效消除浪費的生產線,而最終也就成為幫助企業不斷提高利潤的發動機了。
結論
品質、成本、交貨期,是企業提升管理需要始終關注的問題。它們都是特定方法的“影子”——不同的方法可以形成不同的品質;不同的方法帶來不同的成本;不同的方法將消耗不同的時間……
怎樣才能持續改善具體的工作方法呢?惟有思考,惟有認真的、持續的思考。要讓更多的人完成有效的思考就需要提供思考的平臺——怎樣及時的發現問題,怎樣有效地解決問題。
日本著名的管理專家新鄉重夫稱豐田生產方式為“徹底消除浪費的思想和技術”:它透過調整工作的順序和方式,設定思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