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山湖,晉城之中最大的說書樓,共分兩層,二樓有八大桌,每桌八把椅,乃是給尊貴的聽客準備,一樓八十八張小桌配八十八把木椅,以用來安置身份較為尋常之人。
雖說晉城之中幾乎人人都不缺錢財,可但凡沾上“比較”二字,卻還是要分出個三六九等的。不必擔心有一日聽山湖會同時駕臨超過八方的貴客而亂了二樓秩序,因為二樓那八張大桌早已各自有主,主子不來,桌椅不可落人,這是聽山湖的規矩。
不是沒有那不長眼的城外人因此不滿鬧事,只不過無論誰鬧了事,聽山湖都會立即湧出無數打手,來用拳腳告訴你這裡不是你撒野的地方,受了氣的外城人也不是沒嚷嚷過要回來出這口惡氣,但不知怎地,從來沒有一個人實現他們的諾言。
坐在聽山湖二樓中視野最開闊、也是正對著下方那巨大說書檯的特定位置上,小九爺在身側兩名貌美女子服侍下入座,汁足甘甜的瓜果拼盤、清香四溢的名茶立即有人送上擺好,老錢一如既往的站在小九爺身後,雙眼微眯,等著開場,嘴角有掩飾不住的笑容,只是不能張口令笑容看起來有些瞧著彆扭,不過很顯然,他也是喜歡聽故事的人。
不多時,小九爺駕臨的轟動之後,還未進場的人便是魚貫而入,門口有兩名聽山湖夥計把控,他們自是早就熟悉了二樓坐著哪家人,等一樓坐滿,二樓貴客不再有,外面想聽書又沒了座位的人便是進不來了。
夥計把門一關,茶水瓜果一一分好,那被紅毯整個包滿的說書檯上就有人搬上了案桌、醒木、屏風等物,聽山湖中樓內裝飾精簡,可凡是在這個屋子裡的物件,就沒有一件便宜貨,先不說修繕樓閣、桌椅、屏風等物所用的上等紅木何其金貴,單是那供說書先生所用的一塊小小醒木,也是價值數百兩白銀,足夠一家農戶富富裕裕生活幾十年。
聽山湖內按照以往正常的說書流程有條不紊進行著,待一切都準備齊全,眾人便開始品茶吃果,靜等今日說書人上場開腔。
這段空閒的功夫,小九爺正舉著他那還沒完全長開的“爪子”,在身旁侍女咯咯嬌笑中、在一記記惹人火大的嫵媚嬌嗔中肆意揩油著,若說他頭些年對男女之事還算懵懂,隨著後面去尋風問雪的詩意時光增多,一切就都變得簡單而熟悉。小兄弟本能下的確是有反應的,多少次都忍不住要提槍上馬,可每每想到家中孃親那一句“你敢在外面亂來就別回喬家”的威脅,他就只得在悲憤中過過手癮了。
小九爺相信教他知識道理的那個老頭從不會騙他,任何事情只要功夫到了,日後都能有所建樹成為良才,所以他藉著孃親不讓亂來的機會勉勵自己,厚積薄發,待得這手上功夫練成,不必出槍,將來也定能叫那些自己懷擁的無數美姬丟盔卸甲!
“老錢,距離開始還有多久?”小九爺一邊隔著衣物在侍女雪峰上攀爬打轉,一邊作眯眼享受之態的出聲問道。
老錢大致在心裡估算了下時辰,回道:“少爺,還有約莫小半個時辰的功夫。”
“嗯,你還是不坐?”
“不坐。”
在老錢口中得到答案後,小九爺又問了一聲,得到與之前相同的回應,他也不多糾結,繼續秉承著自家先生的道理“練功”。
從小九爺帶著老錢出門在晉城四處遊玩的第一次起,就問過老錢要不要坐下來休息,倒不是小九爺尊老愛幼,實在是自己享樂時背後站著一個穿舊羊毛衫的駝背老頭讓人看著有些丟人,可是無論怎麼說,老錢就是不坐,而且小九爺曾經留意過,他站的地方時刻保持著那麼不遠不近的距離,讓他遠點不行,近點也不行。
有時候仔細想想,小九爺當真覺得怪哉,明明是自家老僕,就算你跟著喬老爹功勞苦勞再多,也不能不聽主子的話吧?然而老錢脾氣倔起來就是幾十頭驢也拉不回來,好似除了讓他笑時閉嘴之外,無論是坐下一起聽書還是換一身乾淨大氣點的行頭,許多許多事,老錢總有著他自己的堅持,你怎麼說他也不會聽。
久而久之,小九爺也就懶得再去多費口舌,尤其是跟老錢相處久了,小九爺發現這個老頭子有時候還挺可愛的,也不是那麼惹人嫌。
忽然,下方一陣騷動,原來是門口再開,不少人都回首觀望,一樓中不管是晉城本地人還是外來者,進聽山湖前定是會了解到一些不成文的規矩,客滿後再開門,只能說是門外夥計瞧到了能上二樓的聽客。
不出所料,隨著五位穿著華麗的翩翩公子漫步而入,小九爺隨意一掃,便認出了為首那人。
李家公子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