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個舊枝上又生出新枝,東南枝幹上長滿凹凸不平的樹皮,沿地面橫爬,樹梢端略起翹。
“那就是唐槐吧?”我指著那棵樹問道。
“是的!”阿勝若有所思地望著四周。
“叔叔,那我過去看了!”我說著向槐樹跑了過去,越過一道月亮門,槐樹兩旁的長廊、亭臺露了出來,這時我才發現園子裡並沒什麼遊人,槐樹上掛著的幾道紅綢子已經顯得破舊,前面香爐裡的香火已不知何時熄滅了!我努力尋找著狄仁傑的蹤跡,想從地面破碎的青磚縫裡找出一些歷史的影子。
“天兒,別走太遠!叔叔去長廊那邊看看!”阿勝在後面說道。
“好的!”
在槐樹的後面,我發現了一塊斷裂的石碑,一半聳立在地上,另一半坍塌在泥土草叢裡,也許是年代久遠吧,除了上面“狄梁公”三個比較大的字略為清楚外,下面的那些字早已湮沒了!
在樹下徘徊了半天,我沒有找到想要的東西,卻被現在的混亂壓抑得喘不過氣來。在這個亂世裡,人人自顧不暇,誰會在意這個石碑、這個園子的明天呢?
我向走廊走去,走廊一邊對著園子,另外一邊就是園子的牆壁,牆壁上畫著一幅一幅的壁畫,雖然有些斑駁,但是依稀可以看出是描寫狄仁傑平生故事的一些畫像!我儘可能仔細觀看著每一幅畫和旁邊不完整的標註!
其中一幅是這樣標註的: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傑出任寧州刺史。其時寧州為各民族雜居之地,狄仁傑注意妥善處理少數民族與漢族的關係,“撫和戎夏,內外相安,人得安心”,郡人為他勒碑頌德。
看到這裡,我心裡不免有些觸動,從父母的談話中我瞭解到,大明連年以殘酷手段**蒙古、韃靼、女真等少數民族,造成了大批軍民傷亡。當大明皇帝還在做著一統天下、四方臣服的美夢的時候,努爾哈赤出現了,而這正是這個亂世的開始。
為什麼唐代可以“撫和戎夏,內外相安,人得安心”,到了大明就不行了?
當我發現我年幼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