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2 / 4)

位主子越來越難侍候,一路上走走停停的,路邊的商販也能說兩句,田壠旁的農夫也能夠聊一會兒……別說李安,連後來的那些騎士也十分不解。

“還沒到滄州,還來還要走上幾天。”李承乾眉頭微皺,似乎有些苦惱的樣子。

“如果我們路上抓點兒緊,早就到滄州了。小的已經讓人去前面鎮上安排落宿了。”李安還是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呵呵,終於口出怨言了。”李承乾笑了,由於前一段時期心情不安,連東宮的那幾位老師說話時都得收斂著點兒,但自從出了長安之後,他的心情漸漸舒暢起來,和李安也有說有笑,又恢復了原本的性情。

“少爺,我就是不明白,你想知道當地的收入和莊稼情況,從官府裡調出案卷就行了,幹嘛要去和那些市會的商人、下濺的農夫說話?尤其是還要問他們天氣的情況,如果一個農夫都知道以後的天氣如何,那還要欽天監幹什麼?”東宮的侍衛除了一些隨李世民征戰多年的精兵之外,大多是出身不凡,李安對此很不理解。

李承乾微微笑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那些文書檔案都是經過人整理的,多一道手續便多一個疏漏的可能,如果有人在其中上下其手,那就更沒什麼真實可言。說商人市儈,那也只是一部分人而已。李安,難道你願意將自己辛辛苦苦從長安拿來的貨物原價賣出去?”

李安語塞:“可是……可是那些商人賣得太貴了。”

“你只是看到他們賺錢,卻沒有想到他們長途跋涉的辛苦和危險,不是每一次生意都能穩賺不賠的。我們身在長安,能夠享受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物品,甚至能夠享受到來自西域或更遙遠的地方所帶來的物品,這都幸虧有了那些商人。”

“可跟他們談話對治理國家有什麼好處呢?”李安還是不服氣。

“問他們旅途的情況,可以知曉道路、橋樑需不需要拓建、修繕,地方官吏有無私設關卡擾民、有無盜匪滋事;和他們談稅率,可以知道稅賦是輕是重;和他們談貨物出售的情況,可以知道這個地區的購買力、百姓的貧富和官員的能力。”

“可是……農夫難道也懂得天氣?”李安還是有些不服氣。

“當然懂,‘瑞雪兆豐年’這個詞你聽沒聽到?從冬季的下雪情況就可以知道第二年的收成,這就是農夫總結出來的經驗。在幹早或者天災來臨之前,許多有經驗的農夫都能夠從反常的情況中看出預兆,只是他們不懂得向官府報備,而且就算他們報備了,恐怕也要被斥責,嚴重的可能還會被論罪。另一方面,透過與他們的交談,可以知道他們的生活情況和當地的收成,咱們大唐的絕大多數人口,可都是要靠這天、這地吃飯的。”李承乾有些慨然。

“少爺,你懂得可真多,小的也讀過書,怎的就不知道這些?”李安這回是心服口服了。

“有些東西是念書念不到的,所以說要有個好老師,也要多行路”李承乾輕輕一抖韁繩,“快走吧,本少爺有些乏了。”

前面的鎮子叫豐樂,剛到鎮口,前頭打站的侍衛便來稟報:“少爺,鎮裡只有一家客棧,偏院已經有了客人,掌櫃的不肯攆,只能先租下幾間正房。”言下頗有忿忿之意。

“掌櫃做得對。”

李承乾說道:“同樣是住店,憑什麼我們要攆人家走?”說著便吩咐:“快落店休息吧。”

在這種鄉鎮小店,七、八個人的生意已經是大主顧了,而且他們出手闊綽,掌櫃的親自帶著夥計過來又搬行李又拉馬,然後吩咐生火造飯,忙活著侍候他們用了晚飯,又燒了一大桶的熱水,一盆一盆送到各房,天已經黑了。

李承乾在屋裡歇了一會兒,這次出來的匆忙,一本書沒帶,便隨意地倚在被子上,將李安叫進來說話。

“少爺,一路疲乏還是早些休息吧。”李安道。

李承乾命他坐下,說道:“這一路行來,地方還算太平,早知道這樣,我就讓他們個回去了。”

“少爺,無事是最好的,而且他們是……老爺派來的,不可負了老爺的關愛之心啊。”李安拱了拱手說道。

李承乾點點頭:“這一路走過來,你覺得怎麼樣?”

李安想了一下說道:“這一路走過來,治安沒什麼,尤其是前些年匪患較為嚴重的河南道也很不錯;可就是貧富方面還有所差距,關中這一帶比較富裕,但河南這一帶還是窮,也就是這幾年收成好了,百姓吃得飽了。”

李承乾嘆了口氣:“僅僅吃得飽怎麼能夠?我們這一路上也不過是走馬觀花,這見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