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3 / 4)

小說:書劍傳 作者:上訪不如上網

俏的公子,微微皺著眉頭看著湖面,仔細地傾聽著那若隱若現的讀書聲,此人一身青白長袍,頭上繫著一條青巾,唇紅齒白,看起來很清秀。

而在昨晚,他亦聽到了那世間少有的琴聲。

……

第三天,西泠橋松柏林間的鏡閣中,蘇小小收到了一個箱子,開啟箱子後,發現裡面裝滿了銀錠和金條。

“姑娘,這是哪來的?”賈姨不由驚撥出來。

“送來的人說,是一名公子讓他們送來的。”蘇小小微微蹙著眉頭,也不知道是何人送來,這個箱子中的金銀至少有兩千兩。

何人如此大方,一出手就是兩千兩?

腦海中不由想起了數天前,自己救起的那名清瘦的文弱公子,難道是他不行?雖然他一直說著,救命之恩自當不敢忘。蘇小小想著,接著看到箱子中還有著一個小本子,立即拿起來輕念著:“琴篇。”

心中略微好奇,接著開啟一看,心中不禁一驚。

“這字,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弘,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志……恐怕不輸於當朝書法大家了。這到底是何人所書,能夠寫出如此的文字,他的名聲早已經傳開……而且,看其筆墨,應該是剛寫不久,還留著一股濃濃的墨香。”蘇小小皺著眉頭思索著,接著細細地看了下去,心中驚濤駭浪。

這《琴篇》似乎專門為她所寫的一般,把她琴藝的不足和缺點,竟然一一指點出來……

“這人的琴藝,恐怕已到臻境了……”

……

而在西湖邊,那一名年輕俊俏的公子,每到夜晚都會來到此,一直靜靜地呆到天亮,尋找著那一個如仙樂神曲般的琴聲和充滿了古韻的讀書聲。

卻是一連三天,都是隻聞其聲,不見其人。(未完待續。)

第一四一章 東方白

西湖邊,夜色再次降臨,那名穿著青白長袍的俊俏年輕公子又漫步於此。這數天來,每到夜晚都會來到西湖邊,靜靜地聽著那清幽入骨的琴聲,還有那一個充滿了古韻的讀書聲。

而他,也在有意或無意中,尋著那一個人。

只是可惜,數天來,都是隻聞其聲,不見其人,無法一探廬山真面目,不勾起了心中的好奇之心。

看著夜色的再次降臨,天上泛點星光,俊俏的年輕公子一步跨出,身影乾脆利落地落到了湖中數丈外的一葉小舟上,如同一片落葉般輕盈。落在小舟上後,依然靜靜地站立著,任由小舟隨風而飄,淡淡的月色清輝灑那張清秀無比的臉龐上。

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在將近子時之時,那一個清幽入骨的琴聲又從湖心中傳出,若隱若現,非常飄渺,如夢幻泡影般,有著不真實的感覺。

俊俏的年輕公子微微仰著頭,靜靜地傾聽著,心緒跟隨著琴聲而起伏。

“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綿遠,意趣高雅,樂而不**,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溫柔敦厚,形式中正平和,無過無不及……”

俊俏年輕公子微微吐言,只是不知道西湖何時出了一名如此的人物,竟然從來沒有聽說過。此時,小舟慢慢地向湖心滑去,速度越來越快,如同一葉飛舟般向湖心飛射而去。

“琴之為器也,德在其中……此人,必是一代有德學士!”

俊俏的年輕公子依然是靜靜地站立著,青白長袍獵獵作響,頭上青巾黑髮飛揚,全力地催動著小舟前行。

此人的古琴韻味虛靜高雅,而要達到這樣的意境,則要彈琴者必須將外在環境與平和閒適的內在心境合而為一,才能達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境界。

而儒家主張入世哲學,重視人生的現實問題,強調藝術對人倫的教化作用,所提倡的音樂,講究中正平和,不追求聲音華美富麗的外在效果。

“琴者,禁也。禁止於邪,以正人心。”

古琴首當其衝地擔負起禁止**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責任。

《琴訣》有言:琴為之樂,可以觀風教,可以攝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因此,俊俏的年輕公子,才斷定對方乃是一名有德學士,要不然,絕對無法彈奏出此琴音。

小舟向湖心飛射而去,但越是接近湖心,那白茫茫的霧氣就越大,漸漸地就發現自己已經身處白濛濛一片的霧氣之中。

那清幽入骨的琴聲,依然是若隱若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