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臘月後,年的味道越來越濃郁。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哪怕家境貧寒,在新年來臨之時,都會弄些好點的食物給家人們改善改善。
年底時候,也是餘記滷菜店最為忙碌的時候。進入臘月之後,店裡的四眼灶火日夜不停,每天都需要滷製三四頭豬,和二十多個豬頭出來。餘綵鳳和梅子娘恨不得連睡覺的時間都省出來。醬菜店不忙的時候,黃小梅也會過來幫忙。
滷菜店裡,劉俊平兄妹,一個稱滷菜一個收錢。他們動作已經很麻利了,可店門前依然排了很長的隊伍,不時有急性子的人揚起聲音催促幾聲。
本來在店裡做掌櫃的劉虎,也重新上陣去鄉下收豬了。東山村餘家養豬場裡的豬,除了留下來的種豬外,就只剩下一兩頭,留作自家過年時吃的了。現在店裡賣的滷肉,都是從鄉里收來的。
劉虎和黃大錘齊上陣,每天天不亮就出門,晚上披星戴月地趕回來,才堪堪能供應上每天賣的滷菜。店裡的人手實在忙不過來,便捎信回東山村求助。
餘小草把製作藥丸藥水的事,全權交給櫻桃。得了訊息後,她和小蓮,帶著楊柳,不顧嚴寒趕到了府城去救急。餘小草接下了做烤鴨、燒雞等禽類食品的活計,劉燕兒就能專心在店裡做“營業員”了。小蓮無論稱菜還是收錢,都能勝任,也被派去店裡幫忙。
劉俊平騰出手來,能夠多跑幾個鄉鎮的肉攤,收購豬頭和豬下水。雖說現在每日都滷十幾二十多套豬頭豬下水出來,可最先賣完的依然是這些廉價又美味的豬頭豬下水。店裡請來收拾豬頭和豬下水的短工,已經增加了一倍。豬頭豬下水最難收拾,這些短工往往一忙就是一整天。
餘小草應客人的要求,把燒雞烤鴨等限量食品,量加大了一倍,依然供不應求。有些人家為了能夠買到燒雞烤鴨過年時款待客人有面子,天不亮就派自家下人冒著風雪在滷菜店門前排隊。劉燕兒早上開店門的時候,看到門前立著的雪人,嚇了一跳呢。
臘月初十,接近中午時候,餘家滷菜店門前依然排著長龍。大多數都是穿著普通的百姓,很多都是附近村子慕名而來的村民。進入臘月,附近村子的人都會來府城置辦年貨,現在他們年貨的首選,就是稱幾斤餘記的滷菜回去。
餘記的滷菜味道濃郁鮮美,價格也很公道。尤其是豬頭豬下水,價格不比生豬肉貴多少,普通人家也能吃得起。以前,家裡稍微有些困難的村民,在過年的時候都會咬咬牙割上半斤豬肉給孩子們解解饞,現在改成豬頭肉或者豬大腸這樣油水多的豬雜碎。
限量銷售的菜品,每天都是剛開門不久就被買光了。這還是每人只能限購兩隻的情況下,要是放開的話,估計一個人都能把店裡的限購菜品給包圓了。就這樣,依然有不少人家,一次派出好些個下人過來排隊呢。人家不差錢,也有足夠的人手,多備些燒雞烤鴨在客人面前倍有面兒。
餘小草讓楊柳去後廚給大姑她們幫忙,她也把醬菜店的秤拿過來,幫忙稱滷菜,這麼一來銷售速度加快了許多。外面飄著小雪,那些在雪中排隊買滷菜的場面,讓餘小草有些感動。
這時候,一輛馬車從門前駛過。馬車旁護衛模樣的大漢,充滿精光的雙眸,朝著店門前長長的隊伍看了一眼,似乎還帶著些戒備。
“停、停、停!”裡面一個熟悉的聲音傳出,“好香!這是滷豬頭的味道!!這味道比御廚的手藝還要地道,分明是餘家丫頭的手藝!!德全,去看看從哪傳出來的香味。”
馬車旁一位年過五旬白面無鬚的老者,從馬上翻身而下。那動作比年輕人還要乾脆利落。老者從隊伍旁走過,徑直來到餘記滷菜店的門前。後面的人有些不高興地嚷嚷道:“排隊,排隊!外地來的吧?買滷菜要先排隊!!”
老者置若罔聞,抬頭看了一眼門上的招牌,又朝著店裡看了一眼。他的視線先停留在收錢的餘小蓮身上,一瞬之後,又轉到了微笑著給一位老婦稱豬頭肉的餘小草身上。
他並未驚動店裡的人,轉身返回馬車旁邊,對立面弓著身,用微微有些尖細的聲音道:“回主子,您猜得不錯,正是小草姑娘開的店。姐妹倆都在店裡忙活著呢!”
“哈哈!這丫頭什麼時候在津衛府開了家店?也不告訴五爺我一聲。幸好沒從小路走,要不然白跑一趟東山村。”馬車裡面伸出一隻遒勁的手,拇指上帶著瑩瑩清透的玉扳指。
車簾被掀開了,裡面彎腰而出一位老者,圓圓的臉盤,鶴髮童顏,頜下蓄著長髯美須,一身華服,氣度不凡。
白面無鬚的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