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餘小草口中的美好,打動了靖王妃,有或許是靖王妃已經對親手種花死了心。靖王下一次來唐古的時候,隨行的就有兩位王府中最厲害的花匠。
經過靈石水滋潤的茶花,終於挺了過來。兩位花匠來了以後,見到隨便一株拿出去都能驚動世人的名貴茶花,竟然被王妃娘娘隨隨便便地種在了花園的某個角落。
要想種好一株茶花,適宜的土壤、合適的溫度、適量的澆水、適度的施肥和定期的修剪,缺一不可。可再看看王妃娘娘親手中的茶花,土壤的肥力不夠;此時早晚溫度還比較涼爽茶花最好養在花盆裡,早晚搬到室內保暖;今天不知道是誰澆的水,是要把花根泡爛的節奏嗎?這凌亂的花枝,估計移栽過來就再也沒修過吧……
可偏偏,這些被“虐待”的茶花,卻開得如此豔麗恣意,美中帶著些無拘無束的野趣。雖然不合邏輯,王妃娘娘花草殺手的稱號,似乎應該摘掉了!
兩位花匠來了之後,幾株茶花如果有表情的話,一定會大大地鬆了口氣——黑天昏地的酷刑終於可以結束了!經過花匠們的精心照看,茶花終於把它全部的美,展示給大家。靖王妃每日流連花園,經常駐足在茶花間,一呆就是一上午,嚐嚐忘記了吃飯,忘記了休息……痴迷的程度,讓好不容易有假期過來的靖王,都吃醋不已。背後總跟倆兒子嘟囔:得找個機會把這些花花草草給偷偷毀了,它們分去愛妃太多的注意力了!
為了儘早把京中來的劉尚書給打發回去,小草給靖王妃醫治花草的第二天,就回了東山村。小石頭也跟著回來了。於是,餘小草口述,小石頭執筆,餘海補充,很快就把玉米土豆的種植方法給總結出來了。
當天,一分鐘都等待不了的劉尚書,沒有驚動小郡王,在縣令大人的陪同下,來到了東山村。剛把種植方法裝訂成薄薄的小冊子,餘小草一家就不得不去接待京中來的大官——二品大員劉尚書。
好在這劉尚書沒什麼官威,穿著便服的他,就一普通小老頭兒。他由余海一家帶領著,實地考察了玉米生長環境。實在不敢相信,長勢如此之好的玉米,居然是從貧瘠的沙土地裡長出來的。他們在京中,用最好的良田,最充分的肥料,最精心的照顧,都不如人家一塊沙土地?
看出劉尚書眼中的疑問,餘小草輕聲道:“經過試種證明,玉米這種作物不挑地,也不要多精心的伺候,只要注意不要乾了撈了,做好除草施肥工作,就能長得不錯!”
劉尚書看著地裡秧苗和秧苗之間間隔比較大,忍不住問了句:“為什麼播種不播密一些,那樣的話,產量不是更高嗎?”
他把目光投向了在場的一家之主餘海,而餘海卻看向了自己的小閨女。劉尚書連忙把視線轉了過去。餘小草想了想,才開口道:“大人,您看這玉米的植株,跟我們吃的粗糧高粱相似,應該會長得挺高大,如果播種過密的話,只怕會互相影響,接觸陽光不充分的話,估計長不太好!”
見劉尚書像問題寶寶似的,還想說什麼,餘小草忙打斷他道:“大人,玉米我們也是第一次見,頭一次種,都是在摸索中進行的。只不過,我們多了些種植經驗,大都是按照以往的經驗嘗試的,其中的道理也說不太明白。就像這些土豆吧,它長得跟番薯有點像,上面還沾了些泥土。我們便嘗試著催它發芽,然後把帶芽的土豆分割成一塊一塊,埋進泥土裡。還試著用番薯育苗的方法種植,不過失敗了!”
劉尚書被她打斷話頭,也不惱,聽了她的話,頻頻點頭。他們也是用種番薯的方法種土豆的,可惜秧苗很快都枯死了。原來是要把土豆切成塊狀,埋在土裡啊!
“小姑娘,你能具體說說,這些玉米和土豆是怎麼種的嗎?”見餘小草思路清楚,口吃表達清晰,在那麼多當官的面前一點怯意都不露,劉尚書便高看了一眼。
這時候,餘小草拿出了那本準備好的小冊子,第一頁寫著《玉米土豆試種攻略》,劉尚書瞥了一眼,就立馬把小冊子接在手中,細細地看了起來。
餘小草為了省事,幾乎把種植玉米和土豆的每一個細節都寫出來了。本來種玉米和土豆就不難,只要沒笨得離譜,應該都能種出來。
見劉尚書把全部注意力就集中在小冊子身上,餘小草忍不住添了一句:“春季作物都剛剛播種,現在耕種玉米和土豆的話,應該還不遲……”
她的話音未落,劉尚書立即把小冊子一卷,小心地塞進自己的懷裡,對餘家一家人道:“老夫這就回京,免得耽誤了農時!如果玉米和土豆真的種出來,也如皇上所言那麼高產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