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還年輕,還可以繼續雕琢和進步。
至於斯特羅曼,五場熱身賽也都全上了,其中有兩場打的是後腰,三場打的是中前衛,表現也很不錯,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但也體現出了教練組對他的矛盾之處,那就是他到底應該出現在什麼位置。
米特洛維奇有過兩次替補上場的機會,但都沒能取得進球,塞爾維亞中鋒跟他的同胞納斯塔西奇一樣,都是托特納姆熱刺的未來之星,暫時還不具備擔當主力。
但教練組最忙碌的卻不是去考評球員的表現優劣,畢竟這是季前訓練,他們最重要的工作還是開始根據集訓和熱身賽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調整一些球員在球隊戰術體系當中的作用,例如梅西和萊萬多夫斯基以及裡貝里和另外一名邊鋒之間的跑動路線跟配合方式。
這一點葉秋不得不佩服毛羅?塔索蒂,這種典型的義大利式的主教練,他們往往能夠將戰術細緻到讓你覺得繁瑣的程度,而只要你去看看毛羅?塔索蒂過去幾年來寫下來的戰術筆記,恐怕絕大多數人只看到開頭就頭腦發昏的看不下去了。
現在很多媒體和球迷都在推崇托特納姆熱刺的波浪式攻防體系,可他們卻根本就搞不懂波浪式攻防體系的真正核心到底是什麼,他們永遠都只能看到一些表面,例如球員怎麼站位,怎麼協防,怎麼跑動,跑動路線如何,傳球路線又如何等等。
這些還得是那些酷愛戰術的球迷,或者是撰寫足球戰術分析的記者和媒體人才會感興趣,可托特納姆熱刺的整套戰術體系當中,可不僅僅只是這些,甚至更加深入去進一步細化。
例如托特納姆熱刺的波浪式進攻,很多人推崇的是第二波和第三波進攻,但他們卻沒有注意到,托特納姆熱刺演練過的發動二次進攻的方式和套路就有十幾種,但在比賽場上,很有可能是任何一種都用不到,球員臨場隨機應變的採取一種全新的套路。
或許看到這裡,有人就會問了,既然這樣,那何必要演練這些套路呢?
這就是問題,因為如果沒有將這些套路演練到駕輕就熟的話,球員又談何臨場發揮?
難道真以為把梅西扔到一支全新,完全沒有合練過的球隊裡,他就能夠發揮得很好?
義大利的主教練在戰術細化方面一向都是做得相當不錯,所以我們看到意甲的球隊,哪怕是最弱的球隊,往往防守和戰術層面都能夠組織得很好,但義大利的球隊有一道死穴,那就是邊鋒!
有的時候葉秋甚至在想,義大利足球的沒落,是不是跟邊鋒的崛起有關係呢?
縱觀義大利足球過去一百多年的歷史當中,他們的邊路一向不強,哪怕是在埃雷拉的鏈式防守時代,薩基的米蘭王朝,或者是世紀交接時期的尤文圖斯,又或者是到後來的國際米蘭時期,他們的打法往往都傾向於中路。
所以,很有意思的一點,義大利盛產中衛、中前衛和中鋒,但不盛產邊鋒。
相對於邊路進攻球員來說,防守球員還算比較好,畢竟義大利的防守很重視邊路,但在哪怕是義大利足球歷史上號稱是最好的邊鋒多納多尼,實際上他更像是一個虛邊的中路球員,而不是純正的邊路進攻球員。
所以現在歐洲足壇就流傳著一句話,打意甲球隊最簡單了,死打邊路,壓死他們!
義大利足球過去那麼多年來潛移默化所造成的這種影響,讓義大利的戰術似乎越來越傾向於保守,失去了一種活力,但同時也讓他們逐漸將自己捆綁起來。
不得不說,普蘭德利的義大利國家隊在歐洲盃上的表現,確實讓人驚豔,尤其是用皮爾洛打對角線進攻的這個套路,很好的彌補了義大利邊路進攻球員匱乏的缺陷。
毛羅?塔索蒂初初來到托特納姆熱刺的時候,對葉秋的這一套來自荷蘭的邊鋒打法很不適應,這也是所有義大利主教練的軟肋,他們都用不好邊鋒。
這裡所說的用不好,不是說用得很爛,而是說他們無法發揮出邊鋒戰術的最大威脅,發揮出手中邊鋒最強大的進攻力,因為這跟他們過去幾十年來所堅持的東西不一致。
不過,在托特納姆熱刺的這七年時間裡,毛羅?塔索蒂浸淫了這一整套來自荷蘭的全攻全守理念,以及邊鋒戰術,並且他跟葉秋在過去的幾年裡,很好的將義大利的防守理念、荷蘭的攻防理念,以及英格蘭足球的傳統特點,有效的結合起來。
這就是托特納姆熱刺波浪式攻防體系的誕生!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戰術概念一定要清楚,足球戰術是相對的。
還記得薩基曾經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