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部分(3 / 4)

小說:貞觀攻略 作者:想聊

據實際情況在去考慮,雙方語言不通,大唐軍隊貿貿然進入一個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和一群完全不熟悉的人對戰,未免有些草率,誰也不知道那裡的生活習性,那裡的氣候,那裡的食物和人。

而且更不用說大唐剛剛進行了三場戰爭,雖然都獲勝了,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可是對於軍隊的損耗和前兩的損耗也是巨大的,積累了五年的國力損耗了很多,更何況高句麗會戰還沒有結束,更不知道可怕的大瘟疫什麼時候結束,大唐雖然有錢了,可也不是這麼個花法,大唐需要休養,整理內政。

杜如晦一派的長孫無忌表示整理內政這一條是不用擔心的,大唐軍隊是出國作戰,在波斯人的領土內作戰,而不是在大唐的本土打仗,這條根本不用擔心,而且從波斯人的國書就可以知道波斯人的國都正在遭受著阿拉伯人的威脅。

如果這個時候大唐出兵攻打阿拉伯人並且打敗了他們,挽救了他們的國都,從國威意義上來說可以幫助大唐在最短的時間內在波斯國內站穩腳跟,獲取巨大的威望,從戰略意義上來說,把阿拉伯人進攻波斯人國都的軍隊打敗,也可以很好的挫敗阿拉伯人計程車氣,讓他們對大唐產生顧慮。

更何況誰知道波斯人的國都一旦陷落,他們還有沒有辦法阻止有效的抵抗?高句麗人的國都被毀掉了就徹底成了一盤散沙,這就是前車之鑑,波斯人一旦陷入混亂,將很難重新組織起來,而波斯帝國一旦被阿拉伯帝國消滅,那麼大唐也就要直接面臨阿拉伯人的威脅。

雖然不敢肯定阿拉伯人會不會進攻大唐,但是對於和一個較為軟弱的波斯帝國做鄰國看來,和較具進攻性的阿拉伯帝國做鄰居顯然更為危險,倒不如說這是唇亡齒寒的典型代表,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摸清對方的底細,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一個需要我們緊緊抓住的機會,稍縱即逝。

李二陛下考慮了雙方建議之後,稍微有些猶豫,畢竟這是大唐歷史上乃至於中華帝國曆史上的第一次,離開國家幫助外**隊和外國在外國作戰,和一批從來都沒有過接觸的人接觸,和一批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的人打仗,事關國家威望和國家安全乃至於國家的發展,這一切都需要慎重考慮。

李二陛下決定看看蘇寧的意思,他覺得蘇寧對於外部的訊息一向比較敏感,也比較果斷,而且李二陛下對於外國的資料還是來源於蘇寧給李淵閣下講的那些故事,那些什麼羅馬帝國和迦太基什麼的大戰,還有什麼斯巴達克什麼的東西,聽著都覺得非常的新奇,中原在亂戰的時代,遙遠的西方也是英雄輩出的戰爭時代。

蘇寧差不多明白了目前的情況,李二陛下還說對方希望大唐可以出動十萬人的兵力幫助作戰,最少也不要低於五萬人,否則根本就沒有和阿拉伯人數十萬軍隊進行交戰的資本,阿拉伯人現在也在兩線侵略,擺在波斯帝國一線的,是大約二十萬人左右,而波斯帝國一方由於組織失靈和國土損失嚴重,只能出動三十萬人進行迎戰,要是被打敗了,就只能用臨時武裝的民眾濫竽充數了。

之前的典型戰例是阿拉伯一方五萬人正面擊潰了波斯帝國的十萬軍隊,所以波斯人覺得這一仗根本沒有什麼希望可言,但是那是他們國都的最後一道屏障,而且估計現在已經開打了,沒有多少時間,戰爭的結果就可以出來了。(未完待續。。)

八百五十六 遠征軍(四)

李二陛下認為十萬人太多,大唐也很需要兵力,五萬人又顯得太少,估計這些烏合之眾的波斯人根本就不頂用,戰場上說不定還會使得大唐軍隊陷入困境,所以六萬至八萬人的數量是可以的,並且一切的費用和用度都是波斯人支付,大唐需要的就是軍械武器,這方面的費用也是波斯人進行支出,大唐不需要花一分錢,只需要出人出力就可以了。

李二陛下已經傾向於立刻出兵征戰了,大唐迫切的需要西方的訊息,需要西方那些強大帝國的訊息,他們都是大唐帝國西進戰略的絆腳石,這一仗,不僅可以讓大唐的軍隊提前領略一下不同人種的戰鬥力,也可以讓血滴子進入到這些地區,然後開始資料的收集和商隊的入侵,效仿西域之戰,徹底的挖空波斯帝國,據說波斯帝國雖然衰落,但是非常富庶,很有錢。

進行了最後的思考之後,蘇寧很慎重的提筆寫下了自己的觀點——欺負老頭子很明顯比欺負壯小夥要容易得多,人生在世,柿子還得挑軟的捏。

蘇寧寫意見的時候,張亮和張士貴聞風而動,過來打探訊息來了,當他們聽說向大唐求援的是一個人都是一副金髮碧眼的模樣的國家的時候,他們都瞪大了眼睛,覺得非常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