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四年了。蘇寧已經二十八歲了,大兒子蘇慶仁十歲,小兒子蘇慶禮四歲,作為一個男人,在大唐這個時代,蘇寧覺得自己已經很成功了。要官位有官位要爵位有爵位要名聲有名聲要財富有財富,什麼都不缺了,還有美滿的家庭,還有美好的明天,怎麼想都覺得自己應該是一個很幸福的人。
沒錯,這樣說,蘇寧也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幸福的人,他自己也這樣感覺,從十四年前降臨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整整十四年過去了,整整十四年,已經足夠讓蘇寧感受到來自於這個世界的接納,蘇寧已經不想回到原先的世界了,那個世界雖然有不少牽掛,但是時間可以抹去一切,時間是最稱職的清潔工。
而現在這個時代,才是自己真正需要存在的時代。很長一段時間裡面,蘇寧用一個局外人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把這個世界當作是自己的積木,一塊一塊搭建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但是,很多情況下,蘇寧並不能稱心如意,所以。漸漸的,蘇寧知道自己已經被這個世界所接納,成為了這個世界不可或缺的一員,大唐已經不再是另一個時空中的大唐,這個世界也不是另一個時空中的那個世界了。
蘇寧的到來。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太大的改變,大唐比起同一時期的另一個大唐強大了不知多少倍,領土北至草原的邊境,甚至有馬隊已經開進至了西伯利亞的寒冷平原,南抵南詔國和林邑國邊界,南詔國和林邑小國早在三年前就因為被南海海軍查出曾經參與過海上打劫大唐商隊的事情。
李二陛下大怒,並且也感到莫大的機遇,於是南詔國被蜀中軍隊滅國,林邑小國被南海海軍的海軍陸戰隊徹底消滅,並且進而開拓了很多領土,直抵蘇寧世界地圖上的印度洋海岸,加上海軍和海商開拓的海島,大半個東南亞已經成為了大唐的國土和正式行政區,大唐南部領土已經和天竺國接壤。
至於東部領土,自從七年前倭國被消滅之後,北海海道大開拓之後,倭島已經成為了大唐海商和北海海軍的重要中轉基地,雖然也是一個行政區,不過商業意義和軍事意義遠遠高於政治意義,常住人口不多,十多萬,但是流動人口達到了驚人的一百萬還要多,足以顯示出北海海道的利用率和大唐海上行商的繁榮程度。
而且在七年前第一支北海船隊回來之後,大唐不斷的有人和軍隊前往蘇寧地圖上的那塊海洋對面的大陸,而且在海商衛隊和那裡的土著人交戰之後,大唐感到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於是民間自發的請求朝廷派軍隊去剿滅那些對大唐不友好的蠻夷,北海海軍於是出動,一萬多人的海軍陸戰隊在幾年裡面橫掃了數百個蠻夷部落,開拓了很多的領地,並且因此獲得了大量財富和昂貴香料。
北海海道的商業價值也被充分開發,為了更有效的管理這裡,大唐正式決定在倭島以東的海對面大陸上設立一個超遠的行政區,派駐官員和軍隊,規範管理那裡的大唐商人,因為那裡開拓之後,也有不少大唐商人帶著自己的隊伍前往那裡短暫定居,常住人口是沒多少,但是流動人口依然很大,為了保護他們,更要規範管理他們,設立行政區很有必要。
雖然海船的航速已經被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一來一回還算是挺長時間的,在海對岸的大陸設立行政區的事情還是經過了挺長時間的爭論的,然後朝廷決議派出了杜如晦的長子杜構擔任美州刺史,對的,美州,就是大唐給那個新的行政區的名稱。
所以大唐東部領土邊界已經橫跨太平洋,延伸到了美洲大陸上……
至於西邊兒……準確的說,四年以來,大唐的西部邊界並沒有超過西域的邊界,仍然維持在那個地方,安西都護府還是安西都護府,不過安西都護府都護的人選已經變成了杜荷,二十四歲的杜荷成功成為了安西都護,因為安西都護的權力很大,所以一個人長期擔任這個職位並不妥當,郭孝恪擔任了五年之後卸職,由杜荷接替他的職位,郭孝恪轉為中央官員。
杜荷和郭孝恪的施政目標都是一樣的。養精蓄銳,四年前的大戰讓大唐損失八萬精銳兵馬,安西軍損失比較嚴重,之後,安西軍休養生息,在西域範圍內展開了大規模的清掃土匪的行動。穩定大唐在西域的統治,並且透過各種措施使得西域諸國的人忘記故國,打心眼裡接受自己是一個大唐人的事實,並且在杜荷統治安西都護府的第二年成功徵召了第一批西域府兵。
至於大唐四年沒有拓展西部邊疆的另一個重要理由,那就是因為波斯帝國和羅馬帝國的存在,四年前,《和平條約》的簽訂帶給了阿拉伯特區和平,帶給了大唐和平,卻沒有帶給波斯帝國還有羅馬帝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