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我聽了很受感動,燕王抓到我方几位將軍,這些蒙古人原都是他的部下,但忠於朝廷,與他大戰。捉到這些人後,你們猜他如何處置?”
公冶嬌道:“聽你口氣就猜得出,燕王不殺他們,把他們放了以示寬大。”
公冶勳道:“不,他讓他們做了貼身侍衛,這使其餘部下大惑不解,紛紛反對,要是這些人在戰場上行刺,那可是防不勝防!”
公冶子明嘆道:“燕王大才,從這事就可見一斑、用人不疑,疑人就不用!”
公冶勳道:“正是如此!反觀皇上,疑人而用,自是不放心,所以……唉……”
嬌嬌道:“大哥,你說戰局還可扭轉嗎?”
公冶勳道:“燕軍雖取勝,但天下兵馬還多,朝廷並未輸了全盤,應該可以扭轉局面。
嬌嬌嘆道:“那麼要打到何年何月才會有個了結?但願早些還百姓一個安寧!”
公冶子明道:“這個誰也無法預料,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不見分曉,豈會甘休?哪怕是生靈塗炭,在所不惜!”
嬌嬌道:“叔侄倆爭天下,害苦了百姓。”
公冶勳道:“這都怪燕王有野心,不甘居藩王之位,公然違背祖訓,實屬大逆不道!”
嬌嬌道:“那也不盡然,皇上削藩,他要自保,所以情有可原。”
公冶勳道:“藩王惡行甚多,削藩勢在必行,就是燕王做了皇帝,也要削落。”
嬌嬌道:“不說了,不說了,這些事與我們何干?都攪得家中不寧,天下不寧!”
公治子明道:“真是孩子話,怎會與我們無關?燕王進了京師,為父何以自處?”
嬌嬌道:“還是做百姓好,誰做皇帝都不相干,我說爹爹大哥你們都卸職還鄉吧!”
公冶子明道:“身受皇恩,豈能在國家有難時卸職,這種事為父做不出來。”
公冶勳道:“皇上待我有知遇之恩,愚兄也不能負了皇上”
嬌嬌叫道:“哎呀,這樣說來你們豈不誤了自己,叫我和娘怎麼辦?”
公冶子明笑道:“不過說說而已,又不是燕王已經進了京師,你何必著急?”
夫人道:“阿彌陀佛,但願雙方議和罷戰。燕王與皇上是叔侄,都是一家人,一家人的事好商量,何必非得動武,死那麼多人。”
公冶子明嘆道:“夫人,此乃江山之爭,叔侄也罷、父子也罷,都不會善了。”
嬌嬌道:“煩死人,說別的吧!”
公冶勳道:“這叔侄之爭是保國竊國之爭,一旦竊國者得勝,滿朝文武之忠良者,勢必遭滅門之禍。公冶家父子皆朝廷忠良,不會屈身事賊。這燕王雖是王叔,做了皇帝也是篡位。
到時爹爹要及時逃出京師,隱姓埋名度日,嬌嬌你要保護好爹孃,千萬不能有差錯!”
嬌嬌道:“光我一人擔不了爹孃安危,到時你該來家會合,一同出京師才是。”
公冶勳道:“愚兄身為忠義衛掌印,又升了都指揮使掌宿衛,到時必須保護皇上,所以說不準到時該怎麼做,但愚兄自會審時度勢,預先告知你們。不過,這也只是說說而已,朝廷扔握有軍權,可調動四方之兵,足可抵禦燕軍。”
說來說去,話題仍離不開當前局勢,每人都帶有深深的憂慮,不管朝廷還擁有多少兵力,但失敗的陰雲籠罩在心頭,驅之不散。
飯後,公冶勳和蘇傑、黃錚回宮。
自從宮中有不少太監投奔燕王后,皇上對太監更為嚴厲,宮中內衛也由忠義衛擔當。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