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要有事情要奴才進來回話,象是著急的樣子,”朱壽回過話以後,朱宣不得不站起來,正要讓人傳晚飯的妙姐兒問一句:“表哥回來吃晚飯嗎?”
讓人拿了外衣來,就站在這裡由朱壽服侍著穿上的朱宣再自己整整衣襟:“回來吃,陪他吃什麼。”回來陪胖倌吃飯,比陪孫大人要好。朱宣再看看胖倌熟睡的小臉兒:“一會兒我回來,胖倌不知道醒不醒。”這話說完,這才走出去。
在院子裡看到毅將軍帶著朱閔和端慧過來,看到父親小王爺們都站住行禮,只有端慧郡主行過禮後走過來,對著父親踮起腳尖揚起面龐。做父親的也笑著伏下身子來,讓端慧郡主在自己的面頰上親一口,小王爺們就嘻嘻笑站一旁,這是端慧見到父親就要來的一下子。
一般來說,來過這一下子以後,端慧郡主就要順便拉開自己隨身帶的小荷包,檢查一下里面還有沒有錢,沒有錢的話這就正是要錢的好時候。
朱宣對女兒略帶責備地看一眼,果然又去看她的小荷包了,如果有都不滿意,一直到塞滿為止。端慧郡主接收到父親的眼神,嘻嘻笑一下把荷包給父親看:“還有呢,昨天給的還沒有用。”然後保證一樣說一句:“明天我出門去。”
“你們慢些走,胖倌在睡覺呢。”朱宣這樣交待過孩子們,這才帶著朱壽去書房裡,從後院門裡進去,朱壽沒有先去請外面候著的孫大人,而是先遞過來一個盒子來。朱宣開啟來,裡面是一疊一百兩票面的嶄新銀票。
朱壽看著王爺在書案後把盒子放起來,唇邊也是有笑意,以前換一百兩票面的銀票是為了哄沈王妃,徐先生誇一次就給一張,要麼就是王爺高興就給。沈王妃努力看書,因為功課一開始不多,而且妙姐兒自己想過,朱宣是文武雙全的名聲,自己那個時候還是隨波逐流,並沒有愛上朱宣也不想著配合他。,
只是在這古代,至少要學學繁體字,有機會可以看看街頭話本兒,再學學毛筆字,不想當才女,只為著能在這古代站得穩一些。所以朱宣以前隔一陣子要讓朱壽去換小面額的銀票,夫妻沒有成親以前,一個願給一個願要。
現在要哄小小丫頭了,換銀票的還是朱壽,唇邊噙笑的朱壽突然也想有個孩子了,看看王爺這樣逗著妻子和女兒,象是很享受的樣子。
“請孫大人進來。”朱宣在書案收拾停當,這才對朱壽吩咐道。在外面候得焦急的孫大人急步進了來,朱壽在後面皺皺眉,這位大人也顧不得失儀,到底是什麼天大的事情,鹽務上不過就是錢罷了。難道為虧空來的?以前的虧空丟下來好了,誰還會去補它。
不能說朱壽是神算,因為鹽務上只有這些事情。走進書房的孫大人面色慌張,對朱宣行過禮後,語氣都有幾分急促:“王爺,不想鹽務上竟有偌大的虧空?”
毫不驚訝的朱宣沒有什麼表情:“大人請坐,你來的那一天我就對你說過,鹽務上的事情我是過問的,不過你要人,去找杜威將軍,他不肯配合你,你再來找我。
至於運送,稅政上的事情,也是你們自己往京裡運,與我其實無干。”南平王侃侃而談,早就有話等在這裡:“從我接手南疆就是一本爛帳,我曾幾次稟過皇上,鹽務上的虧空是不是抹平了,後來的人也好做事情。”
孫大人擦擦額頭上的汗道:“王爺說的是。”幾曾想過在京里人人羨慕的鹽官一到任就面臨著幾百萬兩的虧空,稟著太子殿下旨意來到這裡本來是想生錢出來的孫大人不能不冒汗出來。就算是掙到錢也要放進去填才行。
剛才來的時候,書房裡就是掌上了燈,南平王俊秀的面容半隱在燈影裡兒,繼續在說自己的話:“皇上說,盼著吏治上有能人,能把這帳抹平了,所以就一直爛在這裡。第一位呂大人是有能耐的,兩年抹平了兩百萬。眼看著填了一半,不想來一位郭大人,想必孫大人你也知道,反而又虧空不少。
孫大人你是第四位大人了,向來是能吏才往鹽政上派,這兩年裡我為了不再虧空下去,我也幫著填了不少呢。”朱宣面上甚至有一絲期許的淡淡笑意,語句裡多含鼓勵:“皇上和太子殿下都等著您的嘉信呢。”
差一點兒沒有跳起來的孫大人還算是坐穩了,這怎麼填,在京裡的時候好管,虧空肯定是有的。鹽政上有錢,缺錢的要支用時,是有條子的。
想想今天看到的一大筆條子,都不知道是哪一年支用的,兵餉倒也罷了,兵部裡兵餉運送不到,先從鹽務上支用,這個南平王賴不了。但是別的一大堆拉拉雜雜的運用和費用再也扯不清楚。
孫大人結結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