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子追兵已經來了,單靠五縱是無法擊敗韃子的追兵的。為了四營的延續,為了李家在西方的立國,李太平必須要做出抉擇。
“命令部隊拋棄一切雜貨,只攜帶十日的口糧和必要的武器!其餘都全部丟棄!大軍停止向南,轉頭向西!”李太平大聲的命令道。
隨著李太平的這道命令發出,四營真正的成為了李家軍,李家軍一路向西一路征戰,為著李太平的化家為國而努力著,同時也將漢人的足跡在時隔近千年後再臨西域,並且走的更遠。當然,終其一生,李太平也未曾踏入中原半步。
李太平的殘部向西一路星夜疾馳,而殿後的五縱拼死抵抗不退半步,終於將王進寶的追兵攔住了。當然,此戰過後,五縱無一倖存,縱隊長闞沛更是身中數刀而死。
損傷嚴重,士氣已墜的王進寶部無力追擊,而隨後趕來的張勇部人人駭然更是不想去追擊,只想回太原享福。
兵無戰意將無戰心,無奈之下張勇只能退兵回太原了。
華興十二年正月,李太平逃離太原、棄守晉南,率軍萬餘西進陝北、寧夏,並一路向西,和總部音訊中斷。
這一刻,韃子的腹心之地只有徐州和沂州這兩個釘子了!
這一刻,韃子的大勢極好!
楔子
華興四十年,天下已經漸漸平定。放眼望去,韃子退居關外之地,並在華軍的逼迫下不斷向北遷徙。而南方的豪雄後人們也退到了南亞大陸,在緬甸暹羅等國家和當地土族爭搶地盤。朱成功建立的鄭國乾脆直接遠渡南洋,由朱成功之子鄭經在南洋建立新鄭。
在仇天行原本的時空中,這個時候正是明鄭覆滅,韃子一統天下後的第二年。可是如今,因為有了仇天行,有了保安團,天下已經被改變的面目全非了。
華興十一年,第一次對抗保安團的南方同盟成立,隨之而來的是第二年的大戰。此戰持續了兩年餘,最後保安團力克對手,只是因為北方韃子的牽制,這才沒有擴大戰果。戰後仇天行捨棄保安團名號,改成為華。
其後數年,南方各勢力紛紛獨立,建立了自己的國號。一時間竟然林林總總有了十餘國,不過這十餘國中大多還是奉永曆為正朔,以藩屬國自居的。
又過了數年,第二次抵抗華國的同盟成立,這一次韃子也加入其中,華國所受壓力極大。當擊敗敵人後,華國元氣大傷,天下豪雄也偃旗息鼓,紛紛舔舐傷口。至此天下格局漸定。韃子北居京師、直隸、河南、山東、陝西、山西以及關外等地。論國土面積依舊是天下最盛。
而實力最強的華國則地處江南、浙江、湖北、江西以及湘北和閩北一部分,雖然國土面積遜色與韃子,但是坐擁天下膏腴之地,實力乃是最強。除此外,以華國藩屬國自居的李太平的太平國盤踞在甘肅、寧夏、西域一帶,勢力更是深入到中亞。不過,因為李太平的勢力呈狹窄的長條形,東西橫跨區域極大,所以對韃子並不構成威脅。
葉蘇建立的葉國則坐擁整個青藏高原,為了維持自己的地位,葉蘇這些年來殺戮極盛。當初南方豪雄第一次聯合抵抗保安團時,雖然保安團最後勝利了,建立了華國。但是葉蘇卻丟掉了四川這塊地盤,迫於無奈,他只得像李太平一樣,帶著自己剩餘的軍隊一直向西。最後四川被大西軍攻克,再後大西軍分裂,李定國據四川,孫可望據貴州雲南。而湘南的地盤被無家可歸的吳三桂佔據。
當第二次抵抗華軍的同盟與華軍大戰後,仇天行設立的北方防線終於被破,孫治陳晨兩人丟失了全部地盤,當總部派軍收回這些城池後,總部終於全據了江南全省。孫治和陳晨兩人則黯然的回到了金陵,過著被監視的生活,十餘年後鬱鬱而終。雖然兩人的作為在有些人眼中是一種背叛,但是有感於舊日的情誼,仇天行還是在南洋劃出了兩個小侯國,將兩人的嫡子封到了侯國之中,做了一國之主。
華興二十年後,仇天行人到中年自感時日無多,前些年的壓抑終於爆發出來。於是,他開始大建宮殿、廣選秀女,開始了花天酒地的生活。漸漸地,華國中王儲之爭愈加激烈。
華興二十五年,天下諸多國度漸漸開始兼併,許多小國被吞。新順殘部在鄂西北被華軍吞併,耿繼茂被朱成功攻滅,不過隨之又被華軍擊敗,朱成功陣亡,其子鄭經率領鄭國開始了南渡。尚可喜政權被殘明統帥馬寶覆滅,殘明永曆政權一統兩廣,而魯王早在第一次同盟對抗保安團失敗、金礪戰死後便率朝臣遠赴廣西,歸順永曆了。
因為天下勢力在重組,所以華軍得到了一段安定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