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時就跟著仇天行的老人了,和前任民政總長張和生乃是同村。如今,連張和生的孫子都是訓導官了,而兩人依然在後勤做著木匠活和鐵匠活。現在仇天行終於有了一塊極好的根據地,自然要大力發展軍備。那麼趙木匠和王鐵匠的春天也來了,在兢兢業業的跟著保安團數年後,他們終於當官了,而且一下子就成為了副局級別幹部了。
成立了軍械廠後,趙榮和王福都被任命為副廠長,廠長之職由仇天行兼任。趙榮分管木器這一塊,王福分管鐵器這一塊。其實兩人都知道,仇天行有成立裝備部的想法。仇天行作為一方勢力的首領,自然不能總是兼任具體部門職位,所以日後這裝備部部長的位置肯定會空出來。而這部長最有可能在兩人中間選出。每當想到自己或許有可能一步登天成為部長,兩人都是興奮莫名,然後看向對方的眼光都變得警戒和敵視了。當初,他們可是無話不談的好友,可是在權利的**下,再好的友情也將被權欲所侵蝕。
就這樣,在彼此的競爭下,仇天行才擁有了數千支鳥銃。而在生產鳥銃的同時,他們也不斷的研發燧發槍,這可是團長朝思暮想的利器,若自己能研發出來,那日後的部長職位可就指日可待了。
軍械廠上下數百號人,大多都是前明的匠戶,韃子攻克江南時,他們落入了韃子手中。如今保安團攻下了金陵城,他們又歸屬於保安團。身份的變更沒有讓他們感覺有什麼不同,但是當他們得知為保安團打造兵器可以有糧有田有錢,甚至還有可能當官時,這些匠戶都瘋狂了。
前明時自己是下等人,子孫世代都只能從事這等賤業,沒有參加科舉的機會,也就是世世代代都將是賤民。韃子時也是如此,為韃子打造兵器也就糊弄一下肚子而已。可是如今,保安團卻給出了自己如此豐厚的賞賜。無論是金錢糧食和田地都是自己夢寐以求的。而官職更是自己做夢也想不到的,這可是一步登天啊!而且還不用擠科舉那根獨木橋!
當得知這個訊息後,許多工匠都跪倒在地痛哭流涕起來。從此,他們將不是賤民,而是體面人,更是有官職在身的人了!
感恩戴德,恨不得對仇天行掏心掏肺的工匠們發揮出自己最強大的力量,在仇天行制定的各類標準輔助下,這才生產瞭如此之多合格的鳥銃。
每一次,工匠們望向兩位副廠長的目光都是虔誠和期盼的。副廠長可是副局級,局級幹部用前明或者韃子的官職參照,可是相當於知府知州了啊!雖然副職小一些,但也是他們仰望的存在。兩位副廠長以前只是村子裡做手藝的,這技術和身份還比不上自己呢!可是就是因為從龍之功,這才一躍成為了如此高官。沒想到這兒,工匠們對自己的未來更加期待的。
提升工匠地位是仇天行故意為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任何時代都是通行的。只是中國古代崇儒抑墨,壓制工匠的地位,讓工匠們的創新動力大大降低,甚至造成了大量的廢品危險品,讓前線將士們不願不敢使用朝廷工坊生產出來的火器。
以前保安團總部沒有穩定的根據地,而且當時的根據地實力欠缺,後勤裝備基本上靠繳獲。如今總部安定下來,可是韃子的圍剿也隨之到來,仇天行除了積攢實力外,只有加快科技研發步伐了。熱血和犧牲只能抵抗一時,要想真正打敗韃子,真正為這個民族開疆拓土,最後依靠的還是科技。
第二百四十六章 第三次圍剿(三)
四省經略,兵部尚書洪承疇正巡視安慶城,他身邊站的就是防守安慶城的參將陳忠清。陳忠清前明時為了謀得上位,將本名陳阿狗改名為陳忠明,於是順利的升為了把總。可是韃子一入關南下,他又改名為陳忠清。軍旅中沉浮十餘載,如今終於謀得了參將之職。
當保安團勢大時,安慶府城內人心惶惶,許多人想要舉城投降,當然也有人誓死不降。尤其是那些面臨團匪打壓的縉紳地主們,更是對團匪咬牙切齒,猶如殺父仇人一般。
好在因為團匪一來舉兵東進,二來大量力量用於彈壓境內,對安慶府城置之不理,這才讓安慶府城中沸騰的局勢緩和了下來。接著就是大批遭受迫害的地主縉紳們紛紛投奔安慶府城,他們所帶來的錢糧和家丁僕役也加強了府城的力量。於是,一個冬天就這樣安然無恙的渡過去了。
可是當開春後,團匪集結了五萬大軍前來攻打安慶府城,這讓全城人心惶惶,知府甚至想要出城投降。不過,對於團匪,陳忠清可不看好。曾經流浪各地的經歷讓他知道地主縉紳們的力量是何其的龐大。與其說這個國家是皇帝的,其實不如說這個國家是地主縉紳集團的。只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