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3 / 4)

聖父可知道這個人是誰?”

“我根本沒有看到他的面目,便已經被他控制,他命令我與蒙古使者簽訂了協議,並發動十字軍東征,幫助成吉思汗征服歐洲!”格列高利九世說道。

“這個人難道就是……”凌飛揚聽到羅馬教皇的這句話。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

看到格列高利九世已經奄奄一息,十二名紅衣大主教立刻決定為教皇舉辦臨終彌撒。

“我們雖為死亡的定律而悲傷,卻因永生的許諾而獲得安慰。主為信仰你人,生命只是改變,並非毀滅,我們結束了塵世的旅程,便獲登永遠的天鄉。”

“求主賜他進入永生,也顧及到生活在世的我們,給我們避惡行善的勇氣,堅定對永生的信念與希望。”

在十二名紅衣大主教吟唱的讚美詩中,格列高利九世面帶著微笑閉上了雙眼。他雖然一生罪孽深重,但在臨死前的一刻,仍然得到了神的寬恕。

安德魯公爵、聖約翰騎士團團長傑蘭特、聖約翰騎士團的一百名士兵,還有眾多被教皇迫害致死的天主教信徒,在讚美詩優美的旋律之中,靈魂也終於迴歸了天國。

按照羅馬教廷的教規,新任教皇必須從十二名紅衣大主教中選舉而出。翌日,羅馬教廷十二名紅衣大主教齊聚聖彼得大教堂,對新任教皇進行民主選舉,選舉儀式不僅邀請了凌飛揚、腓特烈二世國王和娜塔莉婭公主三人,還邀請了幾十名平民教徒作為見證人。

根據投票的結果,性格和藹、平易近人的白羊座紅衣大主教卡斯蒂格里奧尼當選為新任教皇,被歷史上稱為切萊斯廷四世。切萊斯廷四世繼任之後最大的功績就是親自撰寫了蘇格蘭王國曆史,這本史書後來成為英國最權威的史書之一。

由於白羊座大主教的位置空缺,切萊斯廷四世想要邀請凌飛揚加入天主教,並擔任紅衣大主教的職務,但凌飛揚卻婉言謝絕。

羅馬教皇切萊斯廷四世隨後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國王腓特烈二世進行會談,教皇和國王終於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一致決定停止十字軍東征,共同抗擊蒙古國的入侵。

在娜塔莉婭公主的極力撮合下,拜占庭帝國國王瓦塔挈斯率團來到羅馬城,對神聖羅馬帝國進行友好訪問,克里斯蒂安作為外交大使,也參加了這個訪問團。拜占庭訪問團先後受到了西羅馬教皇切萊斯廷四世和西羅馬國王腓特烈二世的親切接見和隆重款待,歐洲最大的兩個帝國建立了同盟關係,並共同簽署了《羅馬宣言》,準備與企圖統治世界的蒙古帝國抗爭到底!(未完待續…)

433章 羅馬戰歌

在凌飛揚的大力協助下,東西羅馬兩大帝國終於化干戈為玉帛,停止了一百多年以來的戰爭,共同對抗蒙古帝國這個來自亞洲大陸的最大強敵!

東西羅馬兩大帝國隨即發出號召,請求歐洲所有國家盡最大能力派出軍隊,配合歐洲戰場的戰略部署。法蘭克國國王路易九世和普魯士公爵索比斯勞分別將聖殿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調往邊境,西班牙、葡萄牙、挪威、瑞典這些小國雖然國力薄弱,卻也各自派出軍隊支援抗蒙大業,連英格蘭、蘇格蘭這樣的島國,也從英吉利海峽對面運來了大量的軍需品。

然而在這個時候,波蘭和匈牙利這兩個國家已經抵擋不了成吉思汗的鐵騎,被蒙古國完全佔領。蒙古帝國在多瑙河平原進行整頓,準備進犯下一個目標——拜占庭帝國。

歐洲聯盟軍各路人馬共十二萬人,立刻分頭開往多瑙河平原,對成吉思汗的十五萬蒙古軍隊進行阻擊!所有人心中都知道,這曠世一戰的勝敗,不僅決定著整個歐洲的命運,也決定著整個世界的命運!

凌飛揚決定隨聯盟軍一起趕往多瑙河平原,他知道這場戰爭兇險異常,不想讓娜塔莉婭公主繼續跟著自己去冒險,於是並沒有向她辭別,便悄悄離開了羅馬。

凌飛揚的不告而別,幾乎讓娜塔莉婭公主肝腸寸斷,但當她冷靜下來之後,卻終於明白了凌飛揚的良苦用心。為了配合凌飛揚的抗蒙大業,娜塔莉婭公主決定將愛情暫時擱到一邊,專心協助父親招募人才,徵集軍糧,為拜占庭軍隊提供有力的後備援助。

“等到戰爭勝利的那一天。親愛的飛揚凌,他一定會回到我的身邊!”娜塔莉婭公主心想。

在布達佩斯城的郊外,神聖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的軍隊合兵一處,並舉行了誓師大會,大會結束之後,在奎裡諾等將軍的指揮下。所有士兵高唱起了古羅馬軍歌!

我向天地立誓,為我祖國效忠一世。

育我的祖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