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部分(3 / 4)

小說:盛唐風月 作者:塵小春

,史思明就立刻大搖其頭。

“安大帥和安思順只是名為兄弟,實則並無一點血緣關係,再加上早年便分道揚鑣,如今談不上什麼情分。而且,如果我沒記錯,當年朔方杜大帥節度隴右的時候,曾經對安思順頗多優撫?”

史思明是知道安祿山和安思順之間早年和睦,可離鄉之後就開始鬧齟齬,否則安祿山也不會寧可給張守珪當義子,也不願意去隴右投靠安思順。所以,他不想平白無故給安祿山造個實力強大的對手來,因此就窺破了李林甫的心思,把杜士儀抬了出來。

如此一來,李林甫立刻打消了這個打算。他現如今是半點都不希望杜士儀的勢力繼續膨脹下去。要知道,哪怕他在朝中可謂一手遮天,杜士儀卻交遊廣闊,依舊能夠遊刃有餘,更不要說在邊鎮中崇高的威望和深厚的人脈。所以,把史思明送走之後,他突然心中一動。

安西四鎮節度使夫蒙靈察已經鎮守多年,不若調來河隴,至於安西四鎮節度使,則由都知兵馬使高仙芝接任,如此最為穩妥!橫豎兩個都是胡人,不可能入朝拜相,也就不可能對他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

李林甫固然對河西隴右節度使一職垂涎三尺,杜士儀同樣不想放過這個從天上掉下來的機會——事實上,他除卻躲開了這場風波之外,其他的什麼都沒做,可事到臨頭不去搶奪那些果實,那他也就太過於聖人了。可是,如今安北牙帳城剛剛建成不久,漠北情勢看似安定,實則仍舊危機四伏,他不可能放下自己一直致力於經營的這片天地,又抽身而去兼領河隴。所以,他便把主意打到了王忠嗣身上。

儘管他和王忠嗣相交甚篤,杜廣元在王忠嗣麾下,王忠嗣長子王周則在他麾下,可最起碼的避嫌他卻還是知道的,回京之後除卻公眾場合之外,兩人絕不會私下碰頭,以防給人鑽空子。尤其是在韋堅和皇甫惟明私下會面出事後,他就更謹慎了。在如今這節骨眼上,他甚至沒有派人去給王忠嗣送信交流,而是直接選擇了透過宮中內侍打探聖意。果然,正懊惱韋堅倒臺太快的高力士須臾就送了信出來,說是李林甫舉薦安西四鎮節度使夫蒙靈察出鎮河隴。

韋堅和皇甫惟明的處分塵埃落定前兩天,杜士儀就已經帶著家人搬回了宣陽坊的私宅。此時此刻,他坐在書齋中若有所思地沉吟片刻,隨即便喃喃自語道:“夫蒙靈察……李林甫倒還真是挑的好人選。”

不回京不知道李林甫權勢之盛,如今見證了韋堅和皇甫惟明一夕之間猛然垮臺的這一幕,杜甫連最後一絲留京任官輔佐君王的僥倖之心也打消了。聽到杜士儀的唸叨,他不禁出言試探道:“大帥要就此事上書和李林甫打擂臺?”

“當然不。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主動上書,顯得我猴急,還不如等著陛下垂詢。這樣大的事,我和王忠嗣正好留在長安,陛下十有**會召見我二人,到了那時候再隨機應變,比現如今貿貿然先出手強。”

李隆基這位素來自負的大唐天子,很喜歡用各種情況來考證臣子的忠誠,他大可以將計就計。

正如杜士儀所料,對於二鎮節度使這樣需要聖裁的要職,縱使是李林甫親自上書舉薦,李隆基仍然有自己的考量。這一次拿下韋堅和皇甫惟明,他是出於防範東宮的意識,可他並不願意讓李林甫把手伸得太長,能夠把持邊鎮軍中事務。因此,他思來想去,便索性一同召見了王忠嗣和杜士儀。

這還是杜士儀和王忠嗣兩人入京後,除卻朝會以及大宴這樣的大場合之外,第一次單獨見面。可在興慶宮興慶殿之外碰到的時候,兩人只是客氣地寒暄,一句旁的話都沒說。等到他們入殿參拜,天子賜座,李隆基果然就提到了韋堅和皇甫惟明之事。

“此前羅希姡�鮮樽嗝鰨�ぜ崬誘咴��腥希�ぜ岢�創蛩閽詵諾浦�辜�矢ξ┟髦�猓�勾蛩闥階曰峒�愣�恕!崩盥』�幻嫠擔�幻婀鄄於�肆成��橢患�踔宜妹嬪�罅藎��攀懇竊蠣紀肺⒅澹��⒚揮脅蛔勻壞謀砬椋�閿夢潞偷目諂�檔潰�叭輝螂奚鈧�愣�慫乩唇魃髯猿鄭�舷刖霾恢劣謨肫漵興�戳�9識��蘅斕墩堵衣楸崍宋ぜ岷突矢ξ┟鰨�嗍遣灰庵炅��恪!�

朝野對於韋堅的處分本就有所議論,如今天子挑明,杜士儀便神態自若地說道:“陛下寬仁為懷,臣亦不敢有所隱瞞。實則那天上元節之夜,臣本來還帶著家人暢遊燈市,卻巧合恰逢臣親家,嗣楚國公姜度,得其言說曾遠遠看見酷似太子殿下之人在坊市遊玩,臣想到東宮尊貴,若萬一在外偶遇,則行禮說話多為不便,就帶著家人去玉真觀叨擾,也是想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