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哪裡會信這等鬼話,皺了皺眉便往回走去,輕輕扶著武惠妃的肩頭道:“愛妃不用擔心,吉人自有天相,十五郎當初也是體弱多病,可如今也比從前有所好轉了。”
沉默了好一會兒,武惠妃這才低著頭說道:“妾昨夜做了個夢,夢見老君對妾說,妾之前連喪一子一女,十五郎亦是生來多災多難,如今十八郎是我命中轉機,倘若他再有個長短萬一,妾這一輩子便只能膝下荒涼了!”
聞聽此言,李隆基登時倒吸一口涼氣。於這等神仙託夢之事,他素來深信不疑,更何況事關鍾愛的女人和兒子,他一個眼神支走了後頭跟著的宮婢和內侍,這才沉聲說道:“老君可曾說過,這一劫該如何解?”
“說過……可此話太過於無稽,妾還是聽天由命……”
“你先說來!”
見天子如此斬釘截鐵,武惠妃方才低聲說道:“老君說,倘若十八郎能養在宮外,不用ru媼,而由貴人親自哺育,則興許可解此厄。妾思來想去,卻始終不得要領。”
“養在宮外?貴人哺育?”
這絕對不符合規矩的事,李隆基卻沒有駁斥為無稽之談,而是認認真真地躊躇了起來。宮中嬪妃每年有喜的很多,可平安分娩的就少了,而能夠長大的孩子則更少。宮中后妃眾多,能夠知他心中所想的,卻只有武惠妃一人,倘若十八皇子李清真的有個三長兩短,他這愛妃傷心yu絕之下有所閃失,這和所謂規矩比起來,孰輕孰重不問自知。於是,他揹著手踱了幾步,反反覆覆思量著所謂貴人,突然腦際靈光一閃。
“大嫂宋王妃元氏才剛剛新得一子,倘若能請她親自哺育十八郎,可不是應了老君的貴人之語?”
武惠妃先是眼睛一亮,但隨即就容光黯淡了下來:“宋王妃何等尊貴,便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也必定交給ru媼,妾怎敢勞煩她哺育十八郎?”
“宋哥仁厚,大嫂慈愛,更何況,宮外也再無比大嫂更合適的貴人!老君果真獨具慧眼!”李隆基伸掌一拍欄杆,不容置疑地說道,“事情就這般定了。”
“宋王和王妃都是宅心仁厚的人,可此事畢竟不合規矩,妾不擔心有人詆譭妾居心叵測,可若是連累了宋王和王妃,妾就萬死莫贖了!”
“宋哥朕之長兄,誰人敢言他的不是?”話雖如此說,李隆基心念一轉,隨即哂然一笑道,“你無須擔心,朕已經有主意了,事情就這麼定了。”
當做事情素來雷厲風行的李隆基使人招來了宋王李憲和王妃元氏,將十八皇子李清託付給他們養於宋王宅的時候,夫妻二人一時齊齊一愣,尤其是元妃一時驚詫莫名。她和宋王除了生下三個嫡子之外,還有庶子三人,女兒則更多,若要託養十八皇子,其餘幾位膝下荒涼的親王更適合,緣何挑中了他們?然而,看到丈夫一愣之下便慨然應允,夫唱婦隨,她也連忙答應了下來。
待到定下異ri十八皇子李清送出宮的ri子,她和宋王拜謝出宮登車之後,她才忍不住問道:“大郎何以答應這等匪夷所思的事?”
“三郎信我,這才託之以愛子,兼且你才剛得麟兒,尚有母ru,自然比其他人合適。再者……”宋王李憲沉默許久,那張和李隆基有五分相似的臉上,露出了難以言喻的凝重,聲音亦是輕得元妃好不容易才聽清楚,“惠妃此前連喪子女,十五皇子亦難說壽元如何,恐怕將這幼子託付,也是迫不得已。而三郎無視宮規也要如此辦理,怕是……”
怕是帝后之間的隔閡已深!
這最後半截話,即便親如夫妻,宋王也沒有說明白。只是他很清楚,這交託愛子說是信任,而他肩膀上的擔子有多重。
“元娘,十八皇子他ri送來,你親自哺ru自不用說,所用之人也需得嚴加挑選。否則,多年這寧靜ri子,興許就被一著不慎給毀了!”
元妃悚然而驚,深深吸了一口氣便重重點頭道:“大郎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照看十八皇子,不會讓他有任何閃失!”
王皇后連反對的機會都沒有,十八皇子李清就被李隆基交託給宋王夫婦帶出宮外撫育,一時咬碎了銀牙卻只能把苦楚往肚子裡咽。而其他嬪妃面對這樣的殊恩,全都是又羨又妒,明面上還只能交口讚歎聖人恩德。而當聞訊而來楚國夫人楊氏感到紫蘭殿時,卻忍不住埋怨道:“惠妃這一招未免太險了。這孩子太小,總有個三災八難,宋王和王妃照顧再jing細,也難免有萬一。聖人最敬重長兄長嫂,屆時可怎麼辦?而且,母子連心,你就捨得……”
“總比養在宮中,一個不慎又遭人荼毒來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