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為這麼一樁案子困擾許久的百姓也不知道有多少蜂擁而去看熱鬧。而與此同時;杜士儀則是辭別了宋憬;又再次去探望了姜度之後;踏上了啟程回東都之路。
來時ri夜疾馳快馬加鞭;又是跟著王怡這麼一個矯情的河南尹;回程卻是伴著杜十三娘和崔儉玄這一對小夫妻;感覺自然大不相同。然而;想起年初啟程時;身邊這一對還只是剛剛定下了婚約之議;如今卻已經雙宿雙棲;他看在眼裡笑在心裡;但也不免有一種說不出的寂寥。
因而;等回到了東都;他便請杜十三娘捎信去了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所在的兩家道觀。這一ri傍晚;他便來到了緊挨著洛陽南城牆的嘉慶坊。
和長安城北貴南貧一樣;洛陽城南雖偶爾也有達官顯貴的別院;但多數都是平民百姓所居;越往南空地越多;甚至於還有菜園農田之屬。可這些裡坊的治安便沒有那樣周到;士子租住期間行卷往來都不便;自然越發人煙稀少。這嘉慶坊一整個裡坊的四分之一;便是一家人種植花木所在。每歲牡丹也好其他奇珍花卉也好;供應各家王侯公卿;算得上一樁好買賣。
如今深秋;專為賞花文人雅士所闢的旅舍自然而然都空著;而那些夏ri乘涼最好的草亭也顯得蕭瑟yin冷。然而;當圍上了青sè圍障;又點上燈燒了小風爐之後;內間便呈現出一片使人溫暖的黃光來。當那圍障上呈現出了影影綽綽兩個人影之後;須臾便又傳來了說話聲。
“你真是走到哪裡;麻煩跟到哪裡;因為王怡的事情;東都之內可是好一陣軒然大波”甫一落座的王容在這麼一句話做了開場白之後;見杜士儀燙酒自飲;面上竟已經有幾分酡紅;她不禁大為訝異。
“你聽過長安城中那兩句童謠麼?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蕷薯。是我讓人去傳的;可話固然說得好聽;其實當官的又有幾個人真有這般為國為民不惜身的節cāo?我也不例外。只不過為人處事;總要有個底線;王怡一心只為自己;突破了這個底線;那貶官去職本就是活該。當然;他更不應該的是還想算計我;既然如此;我哪怕是為了自己;自然非把他掀翻不可”
王容見杜士儀毫不遮掩這些利己之詞;本以為是他微醺失言;可等發現他那明亮的眼睛裡頭;分明看不出半點醉意;她便笑了起來。
“王怡堂堂正三品河南尹;竟在你手上大敗虧輸;這可遠遠勝過當初你讓柳氏子敗走衡州之事。據說張相國曾經在私宅中罵了你足足半個時辰;可想而知對你的恨意。更不要說原本信心十足的王守一了。樹敵若此;杜郎足以自傲。”
“我怎麼聽著這不像是在誇我?”杜士儀苦笑著摸了摸鼻子;繼而便放下酒杯;一本正經說道;“今ri見你;一來是因為一路上但見崔十一和我家十三娘成雙入對;我頓生孑然孤寂;因而請君幽會;以解相思之苦。”
王容頓時被杜士儀那表情和言語不一的言行給逗笑了;卻也不答此問;而是饒有興致地問道:“那二來呢?”
“二來;則是知會你一聲;近來興許多事;若有萬一;你需得勸住二位貴主。”
王容正有些不明就裡;突然就只見杜士儀站起身來到她面前;繼而伸手相邀。當她有些猶豫地順著他伸手一拽站起身之際;就聽到了一句讓她大吃一驚的話。
“佳人在前求不得;我樹敵太多是最大的緣由。若能剷除一塊絆腳石;想必今後咱們不用老是這般鬼鬼祟祟的”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三百五十四章 求親
read_content_up;
次ri一大清早;當王容帶著白姜悄然回到了道德坊的景龍女道士觀時;並沒有引起多少注意。
因而;她霞飛雙頰的模樣;自然也無外人瞧見。只是;白姜昨晚上因圍障;自己守在外間之故;瞧不見自家娘子究竟和那位杜郎君做了些什麼;此刻見王容在銅鏡之前呆呆坐著;不理雲鬢不帖花黃;她不禁越發心中惴惴。
唐時固然有些婦人放浪形骸;但多數是天家貴女;娘子和杜郎君固然互許終身;可總不至於這麼輕率吧?若真的什麼都給了他;那位杜郎君前途大好;萬一負心薄倖可怎麼好?
“娘子;昨夜……昨夜你倆在草亭裡;不會……不會真的……”
恍惚之中的王容哪裡聽清楚了白姜這話;只是心不在焉地嗯了一聲;卻沒注意到身旁這位婢女倏然神sè大變。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她方才深深吸了一口氣;心中不得不認同杜士儀這聽上去膽大包天到了極點的計劃。一個要嫁;卻礙於窺伺者眾;一個要娶;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