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3 / 4)

小說:鋼鐵皇朝 作者:津鴻一瞥

點頭說道:“殿下,沒錯,自古以來的鹽運司都是這種辦法制鹽的,如今我們鹽運司產的鹽足夠六州百姓使用了。”

“現在不夠了。”蕭銘說道:“這種製鹽的方法太慢,現在你們必須更換一種快捷有效的製鹽辦法。”

“其他的辦法?”姚文元一臉的迷惑。

蕭銘點了點頭,說道:“本王現在說的你要記住,日後就採取此種辦法制鹽。”

說罷,蕭銘將現代的曬鹽法說給了姚文元聽。

“這種方法很簡單,這塊區域很大,你們可以在這片土地上挖掘出鹽田,在海水漲潮的時候,海水會覆蓋鹽田,讓太陽將鹽田烘乾……”(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四章 鹽場

海風吹拂,海浪拍打著白色的沙灘,發出陣陣波濤拍岸的聲響。

“鹽田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部分是蒸發池,一個部分是結晶池,一般來說曬鹽需要經過建灘、整灘、納潮、制滷、測滷、結晶和撈鹽歸坨七套工序。”蕭銘對姚文元仔細闡述著海水曬鹽的方法。

此時科技庫中的曬鹽法圖案,畫面在姚文元腦子不斷出現,彷彿蕭銘每句話都讓他親身經了一遍。

而他漸漸懂了什麼叫蒸發池,什麼叫結晶池,什麼叫飽和溶液,又怎麼把粗鹽溶解之後繼續提取食言。

一番詳細地講述之後,蕭銘對姚文元說道:“你現在懂了嗎?”

姚文元的點了點頭,“回殿下,下官懂了,這曬鹽法就是要先建造灘塗,接著平整海灘,在海水漲潮的時候將海水引入鹽田從而製得滷水,接著便使用蓮子測定滷水的飽和程度,一般來說滷水分十成飽和度,採用蓮子有兩枚,一枚為五成大小,一枚為十成大小。五成蓮子若在滷水中抬頭,則為兩到三成滷,平浮於滷水面上為五成滷。十成蓮子在滷水中斜浮,為七到八成滷,平浮於滷水面上為十成滷,

滷水達到十成的時候,就將結晶池地面的爛泥清除乾淨,抹光壓實,將滷水放入,當日即可飄花結晶,數日後撈鹽歸坨。”

頓了一下,姚文元繼續說道:“此時得到的仍舊是粗鹽,可以使用的食鹽需要繼續溶解,採用木炭過濾之後結晶成細鹽。”

滿意地點了點頭,蕭銘說道:“不錯,就是這個法子,這幾日建造營就會抵達,他們會幫助你建造鹽田,楊刺史,你要配合鹽運司擴大鹽工的數量,這製鹽的人數擴大到兩千人吧,製鹽辛苦的話就多給鹽工發一些薪俸,另外,製鹽乃是國之大事,你們鹽運司切勿不可翫忽職守,監守自盜,否則不要怪本王無情。”

說道最後,蕭銘的語氣陡然變得十分嚴厲。

姚文元和楊承業立刻躬身道:“下官不敢。”

“如此最好。”蕭銘淡淡說道,一個帝國的毀滅往往是從內部開始,在古代農民起義往往因為內部的人急於享樂而最終失敗。

這兩年封地的日子好過了一些,他最擔心的就是享樂主義抬頭,官員走向**。

說了這曬鹽法的事情,蕭銘和牛等人騎著馬沿著海岸線巡視起來。

鹽運司的鹽田位置已經屬於登州的邊境了,再往西面走就是萊州,鹽運司除了在這裡有一處鹽場,此次他還讓鹽運司前往萊州灣建立再建造三個鹽場。

在現代,萊州灣的鹽場全國聞名,而古代齊地也一向是產鹽最豐富的地區,甚至這個地區的鹽一度是貢鹽的來源地,前身蕭銘不重視,他現在必須要把鹽業壯大起來,畢竟這可是一項穩定的收入來源,等產業量上來之後他就準備將食鹽賣到大渝國每個角落。

順著海邊向登州而去,蕭銘隱約看見了海面上的一個小島,這個小島便是現代的長島縣。

大渝國的登州範圍包含的範圍很廣,而登州城設立的地方便是如今的蓬萊,長島縣正是直面蓬萊,除了蓬萊,登州囊括的範圍還包括現代的煙臺,威海,棲霞,海陽,乳山等大片區域。

而他設立的軍港位置便是著名的明朝蓬萊軍港,萬年間明朝水師正是從這裡出發與倭寇在海上鏖戰,同時,這裡也是戚繼光練兵之所,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登州被要求設為通商口岸。

所以,將軍港選擇在這裡,蕭銘並非拍腦袋決策,而是有自己的根據。

而且,登州地位位置優越,對面便是高麗所屬的卑沙城也就是現代的大。連,從登州出發海上直線距離只有二百里路,他的海軍只需要一日的時間便可抵達。

如今高麗和蠻族狼狽為奸,又和倭國媾和派出大量士兵偽裝成倭寇襲擊沿海,等自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