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宮後,武帝對她除了定時問候之外,很少有什麼夫妻親暱。 掖宮諸院雖有六七位嬪妃夫人,論知心和體貼數李妃;論嬌媚俏麗便是鄭姬了。 比之李妃那種知冷知熱卻含蓄端莊的性情來,鄭姬的熱情洋溢和恰到好處的嬌嗔,確令每日為國事所累的武帝每一踏進翠薇宮便感到一種別樣的輕鬆。可是,近日來鄭姬為了儲君冊定之事,也開始變得胡攪蠻纏起來,竟敢恃寵干涉起朝廷立儲大事來。卻不知這已犯了帝王的頭等大忌。 博聞強記的武帝深知歷朝歷代帝王和國家覆滅的原故都是什麼。他也許會鍾情於某一個嬪妃,但決不會為了任何一位女子陷入痴迷,甚至動搖根本。 武帝不覺想起了患難多年的李妃來。此時靜下來思量,其實在宮中眾多嬪妃宮人當中,還是數李娘娘最賢惠明禮知大義的。到底是南朝漢文化撫養出來的王公閨秀,自己雖那般冷淡呵斥於她,數月未曾去看她,仍舊還是知疼知熱、無怨無悔地,天天都送衣送湯到御殿,早晚從不間斷。 想到此,武帝不覺心下一熱。遂想起夫妻一同患難的歲月裡諸多往事來,心下不禁一酸。當即決定到紫雲殿去。 一身朱紗常服的武帝一面隨意瀏覽著黃昏御園的綠水小橋和山石花草,一面來到了紫雲殿。 此時已值夜色乍臨時分了。 武帝在殿前佇立了一會兒,見紫雲殿里正華燈初上。天上一輪月兒將圓未圓,清光輕瀉在院中亭臺上。風兒送來陣陣銀桂的馨香。幾個宮人正在廊下燈下哄小公主捉迷藏。李妃娘娘笑容可掬地和奶孃、宮監一起站在一旁青磚平臺上看宮人們逗公主玩。 小公主的笑聲如銀鈴一般在柔和的傍晚盪漾開來。 這裡真有一種家的感覺。 一個宮人突然發覺了站在殿下臺階邊的陛下,忙叫了聲:“稟娘娘,陛下駕到——” 眾人聞報一時都慌了手腳。因見陛下身著常服、腰繫九環帶,腳踏六合靴,飄飄灑灑地微笑著上了紫雲殿臺階時,忙垂手恭立:陛下駕到! 小公主小燕子一樣張著雙臂飛到武帝身邊,武帝呵呵笑著一把抱起小公主,舉得高高地晃了幾晃,又在她小臉上親了親,便朝李妃望去。見她身著淡紫繡花小襦,下面是一條秋香色撒花曳地羅裙,倭墮髮髻拿一支綠玉簪斜卡著,依舊飄逸大方、柔媚動人。 武帝原以為冷落了她這麼多日子,好歹輕重總會露出些不尷不尬的生分來。不想李娘娘笑吟吟地連忙噓寒問暖,又吩咐宮人快去做湯上點。攜著陛下進了殿,嘴裡說著家務瑣事。見武帝望著自己繡襦羅裙,又笑道,說這繡花是自己照著花園子裡的牡丹畫的,問陛下這繡花的配色是不是太豔了些?一面又說起漢王的貼寫得又有起色啦、小公主又會背了幾首古詩啦等等,一面就令小公主給父皇背《木瓜》和《豐年》等幾首詩上來。 武帝耳聽著小公主脆生生的誦詩,感受著一種居家過日子的寧靜和溫暖,心下不禁歎服李娘娘:不愧患難多年的妻子,懿德品行實在令人敬服! 是夜,夫妻柔情依舊、合好如初。 如此一番折騰,武帝反倒更把冊立魯王為太子的主意給堅定了下來。 武帝決定立即冊立魯王為大周儲君。 他厭倦了朝中的爭辯。 天子一言九鼎。大周的江山社稷交給誰合適,他還當得了這個家! 故而,也不待再與群臣商議,也不令上大夫王軌參預,只把內史中大夫來和叫來,在大德殿自己的御書房內,令來和、樂運、顏之儀等人擬定聖旨:冊立長子魯王宇文贇為太子,並命第二天上朝時將聖旨遞交開府大將軍尉遲運、趙王等當眾宣詔。 眾人擬完聖旨退出大德殿後,中大夫來和按捺不住滿心驚喜,徑直驅車來到隋國公府上。 見了楊堅,未及坐下,也不及款敘,來和就喜衝衝高嚷:“隋公!嫂夫人!快拿好酒來!今天你們兩口子得好好慰勞兄弟我一番!” 楊堅望著來和那副喜不自禁的模樣,雖清楚這高興事肯定與自己有關,卻不知究竟是何喜事,竟值得他如此興奮?於是一邊笑呵呵地令夫人獨孤氏去安排酒菜,一邊親自在一隻青玉茶盅裡為來和斟上茶:“來公,你來品品看,這是新到的江南小芽。” 因是季昆之交,故而獨孤氏也不須避諱,交待完酒菜也來到客房坐下,聽聽到底有了什麼大喜事? 來和此時也顧不上與楊堅品茶論道,一臉喜色地說:“隋公果然含蓄之人!怎麼也不問問我因何這般高興?”  '返回目錄'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十二章(4)
楊堅微微一笑:“莫繞圈子!及早說來大家一同高興。” “隋公!陛下冊定魯王為太子啦!”來和突然壓低了聲音道。 楊堅望了獨孤氏一眼:“來公!這話可不是隨便猜測的!” 來和神秘地一笑:“千真萬確!”